老建築注入新靈魂,更能帶動商機與人氣,活絡區域發展。佔地廣達千坪,為全台灣最大的古蹟ROT案,就位於北市中正區的孫立人將軍官邸,現已活化為古蹟文化餐廳,並成為不少新人結婚首選,不過實際採訪營運單位,要能成功活化經營起來並不容易,租金整體概算起來堪比市價,但古蹟的維護費用,執行長坦言「是一般的五倍!」
AI浪潮來襲,建築界該如何乘勢而上?建經協會11月份大師講座,邀請到兩岸知名的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創始人邵唯晏,以「後發關係:設計師的新玩具。AI設計新紀元」為題,分享設計業該如何善用AI,在兩小時的講座中,邵唯晏準備了466張簡報,毫無保留的分享讓參與的會員直呼精采、過癮。
在台灣有清水模教父之稱、清水建築工坊主持人廖明彬,15日在建經協會大師講座上提到,清水模建築對於減少碳排是有幫助的,因爲大量使用清水混凝土,是能夠節能減碳的材料,施工後一次到位,不用粉刷、裝修,磁磚、石材、油漆等材料都不用使用,耗能降低,再者,清水混凝土使用的砂石,為河川疏濬後的產物,亦是永續再利用、碳足跡小。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大師講座9月份邀請CCD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Cheng Chung Design)的高級副總裁與管理合夥人莊瑞安先生,以「創新和價值 當下和未來」為題,探討酒店設計的創新與未來,也讓與會來賓更深入了解酒店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有台灣首席藝術拍賣官之稱的陸潔民,從工程師轉職藝術工作,在藝術市場累積超過30年的心得,這樣的跳Tone人生,十分吸引大眾好奇,在八月份建經協會大師講座上,他特別以「藝海星燈30年」為題,與會員分享這一路走來、優游藝海之間的心境。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7月份大師講座今日在林皇宮登場,邀請旅德建築師林友寒以「從平凡中創造價值」為題,暢談近幾年建築創作,林友寒說,建築師扮演著「土地代言人」的重要角色,透過土地條件、周遭環境,創造出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