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單元二的「精銳Garden One」,是全台中首棟申請宜居建築的建案,歷經4年雕琢,終於在近期問世,除了有720度立體森林建築外,廣達1500坪的水平綠化空間,還坐擁一座湖泊,在富人圈中引起熱議。
台灣房地產在政策壓抑下回歸自住市場,商用不動產投資異軍突起,根據CBRE世邦魏理仕最新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台灣投資市場報告,部分壽險業者除將重心轉往購買自用辦公室,亦重新探尋海外不動產投資機會,投資目光聚焦能創造被動收入的海外不動產上,高資產族群考量資產配置及尋求新興投資標的,同樣追求被動收入,前進海外當「國際房東」成大勢所趨。
「陪伴家人的時間,是我現在最重視的。」這句話從聿川(瀞川)建設總經理李應吉口中說出,特別有意義:早年離鄉到台南工作的他,在事業穩定後,想為家人打造舒適安全的家,洗去外在塵囂疲憊,安心的陪伴家人;而這次瀞川建設在中西區頂美三街所打造的「青森苑」,正是以能安放自我身心、擁有自在尺度的初衷而建。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與農安街口,有上百戶住家這幾天已經騰空點交並陸續完成搬遷,原來這土地近1100坪皆為連棟4樓老公寓,在都更談了20年後,終於要啟動拆屋重建,而成功整合的鄉林建設即指出,吉林路都更案預計今年第4季就會公開銷售,也是鄉林睽違10年正式回歸台北核心蛋黃區。
由大陸建設與富廣開發共同投資的馬來西亞吉隆坡高端住宅建案「The Lantern Bangsar」, 9/9、9/10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辦全球首發會,現場吸引許多關注海外房地產的台灣消費者出席,兩天說明會創下佳績捷報頻傳。
平均地權修法五重拳正式於7月1日上路實施,對於法案實施後對房市的影響有多大,產官學專家看法分歧,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認為,此項政策影響力已提前在市場反應,利空已經鈍化,對未來房市走勢影響有限,他並提出五大理由,預測下半年房市將會是「以盤代跌」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