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置產購買力有沒有變化呢?依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去年購置住宅總價與面積變化,六都平均購屋總價僅微幅提高0.1%,但購置住宅的面積卻硬生生減少了4.2%,顯見民眾購屋力雖看似沒有變化,實質能取得的住宅面積竟然縮水,形同「小了面積,價格不變」,與近年建商廣告詞正好相反。
台商回流、苦找不到廠房,第一太平戴維斯今(5)日表示,面板廠瀚宇彩晶(6116)台南科學園區內新廠房 10.6 萬坪,將在明年底完工,並委由其尋求部分分租;南科廠房採高規格設計,包含辦公、作業廠房、研發中心及物流倉儲等規劃,符合科技廠進駐即刻投產的需求。
根據地政司2018年外國人取得土地及建物面積統計表,外國人取得建物面積第一名的就是香港籍,2018年共取得約1.6萬坪的建物面積,由此可見的確外國人在台購置不動產以香港人最為積極,專家指出,雖然港人購屋面積僅占全台不到1%,但近期反中議題升溫,因此可能來台的以置產或退休族群為主。
為因應台商回台設廠、物流倉儲需求正夯,CBRE世邦魏理仕表示,將於8月14日公開標售位於桃園市大園工業區總面積逾6400坪土地及廠房,此案不僅擁有北台灣交通樞紐的立地位置外,更具高速運輸及物流配貨等國際航運優勢,底價約為4.99億元,全案於9月25日正式開標。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Q1房貸樣本數在120件以上的行政區,平均購屋面積最小的是三重區,平均建物為32.1坪,總價約1156萬元,而購屋面積最大的則是新北市林口區,平均購買坪數為59坪,總價為1489萬元,是北台灣唯一入購買面積前5大的行政區。
台北市地政局今(26)日公布最新小宅房價指數調查,自實價登錄上線以來,套房及2房以下住宅占成交量達4成以上,總價不到千萬元,顯見低總價、小坪數產品已為主力,小宅單價甚至比住宅大樓還要高,專家表示,民眾在北市會先在總價帶做思考,另外貸款成數較優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