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自2021年啟動囤房大戶(持有非自住住宅十戶以上者)查核後,針對約1,006位包租公補課所得稅約1億元;今(2022)年則針對持有五戶以上者約7,700人擴大稽查,預計2023年底完成;而今年更有13個縣市適逢調整房屋稅基年度,在提高房屋標準單價方部份,彰化縣提升60%居冠軍寶座、嘉義縣提高46%位居第二、嘉義市提高28%居第三,其他如雲林縣、基隆市、新竹市、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則調高3.7~12.7%間。
房價漲不停,買房越來越困難,但晉升有殼族後,持有房屋的成本也是越來越高,新竹就有一名年輕首購族,購入人生第一間預售屋,收到稅單後才驚覺今年房屋稅竟然要繳約1.5萬元,但經詢問周遭朋友,房價差不多的一間新北市中古屋,房屋稅竟只要4千餘元,兩者相差3倍之多,專家則指出有三大關鍵會增加房屋稅負擔。
台灣高房價、高空屋率、高自有率!立法委員黃國昌國會辦公室日前召開「邁向居住正義、台灣需要囤房稅」公聽會,對於專家學者對囤房稅提出諸多建議,及立法委員黃國昌擬於立法院第9屆第8會期推動囤房稅修法。對此財政部表示尊重。
柯市府曾揚言徵收「空屋稅」,雖已踩煞車,但仍有民眾在「提點子」平台提案課徵空屋稅;財政部為此召開協作會議,將在匯總各方意見後於本月29日做出具體回應;學者建議,空屋界定不易,建議中央可更明確立法,從落實囤房稅角度著手,較符合公平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