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尋 - 房產專家

新聞搜尋 - 房產專家

市場動態

北市30坪以內小宅當道 豪宅建商也跟風

低薪高房價時代來臨,具備低總價優勢的「小宅」,成為自住民眾鎖定買進的第一間房,而這樣的趨勢,在高房價的台北市尤其明顯。業者觀察,自住買氣當道,建商紛紛將推案坪數縮小至30坪以內,就連過往推豪宅的建商也罕見推出「趨小」建案,以迎合民眾想入住台北市的需求。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的調查資料,前幾年手握精華區土地,甚至長期推出大坪數建案的知名建商,近年也不得不順應「小宅」風,在建案裡頭規劃30坪以下的小宅。包括國建、大陸建、潤泰新、長虹、冠德、文心、璞園及璞真等豪宅建商,都紛紛推出小宅產品,甚至手握2個北市指標豪宅建商元利建設,也預計在文山區推出小坪數住宅。 根據《住展》雜誌調查,過去5年時間,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等三都,每一個年度推出的預售案總戶數中,30坪以下的房型占比都超低過4成,就連台北市相當精華的地段捷運忠孝復興站旁,也一口氣出現2個小宅建案,而且每坪開價都超過百萬元,顯見小宅推案熱潮正快速在主要都會區蔓延。 以去年928檔期為例,台北市即以小宅為推案主流,70坪以上大坪數住宅戶數占比僅約2成多,甚至出現建商產品定位大風吹的情況。例如過去在豪宅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東騰建設,以及將推案重心放在北市豪宅的首泰建設,也都開始轉攻小宅族群,成為這兩年房市的特殊現象。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目前房市買盤主要是首購民眾、其次是長線置產客,而此波房市主力購買族群,大多鎖定30坪以下、相對低總價的小宅,而當豪宅建商推小宅成為趨勢,一般建商更難抵擋,未來新建案坪數規劃能不做大就不做大,若是原建照規劃大坪數但未動工,中途變更建照改作小宅也是大有人在。 何世昌表示,過去3房格局久居市場供給最大宗房型,小宅占比很少超過4成,但自2014年房市反轉之後,30坪以下的房型占比激增,而預售屋供給出現如此重大變化的主因,便是因為房市在歷經多次調節、盤整之後,買氣已轉變為以自住、首購族為主流,預料在高房價的都會區,這股小宅風潮仍會持續流行。 房產專家分析,小宅除了具有低總價的優勢,也與晚婚、少子化等社會現象有關,讓不婚族、頂客族等,選擇較容易入手的小宅當作人生第一間房。此外,台灣因已邁入高齡社會,部分住在老公寓的長青族,為求便利的生活設施與居住環境,也會進行換屋動作,除了賣舊換新,也有不少民眾選擇以大換小。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現在不婚、不生的單身貴族愈來愈多,隨著人口結構消長變化,家庭戶量日趨減少,將牽動消費、房地產的型態改變,單身時代來臨推升的「單身經濟」不容小覷,而小宅產品在需求日增,以及購屋負擔相對較低等優勢支撐下,不失為「進可攻,退可守」的保值標的。 永慶房屋即曾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進行統計,去年第二季全國設有戶籍的單身戶長共128.1萬人,相較於5年前增加14.0萬人,成長12.2%,其中,新北市單身戶長最多,達25.7萬人,台北市則以18.5萬人居次,再進一步對照實價登錄資料可發現,台北市20坪以下的交易占比為19.3%,新北市則有10.8%,顯示小宅市場需求不小。 此外,受到高房價影響,過去台北市20坪以下的小宅,主要集中在中山、萬華與北投等區,近年則有明顯往市中心移動的趨勢,包括信義、大安、中正、松山等台北市中心,這2年也都相繼有小宅建案問世。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從剛性需求面來看,晚婚、少子化等家庭趨勢,再加上高房價,無論在使用面積或購屋負擔的面向,建商過往的產品規劃勢必調整。 尤其超低利率及軌道經濟持續加碼,使「租不如買」、「時間房價」的比價效應不斷擴增,建商因而轉進「門檻房」市場推案,拉攏首購需求,直接帶動中低總價、小宅供給,連知名建商也頂著品牌光環,進軍重劃區、小豪宅市場。如同名牌精品推出價格容易入手,但又能傳承精神的副牌,往往讓市場趨之若鶩。

市場動態

買房要趁早 中生代購屋務實為上策

受到高房價的影響,過去傳統定義的首購族如今已延至35~40歲,首次換屋的年紀也隨之推遲到40歲之後,換言之,有相當比例的民眾,往往已屆中年才面臨第一次買房,或第一次換屋的人生重大抉擇。相較於新世代年輕族群,這批具備一定經濟基礎與社會歷練的「買房新手」,購屋時又該注意甚麼? 首購族向來是申請房屋貸款的主力,根據聯徵中心的房貸統計資料,2019年第1季申請房屋貸款的主要年齡層落在35~40歲,占整體比例近2成,但若回溯至2015年之前,市場上的買房主力仍是30~35歲,顯示近年申請房屋貸款的年齡層有逐漸偏高的趨勢,且2015年是明顯的分水嶺。 對此,房市專家分析,2014年是這波房市10年多頭的轉折點,也是房價的高點,從聯徵中心的這份資料來看,首購族的年齡層延後,與高房價脫不了關係,不少原本計劃在35歲前購屋的民眾,因為買不起房而延遲至35~40歲才實現第一次購屋,也讓所謂的首購族不再與「年輕人」畫上等號。 此外,現代人因為觀念改變,比較晚才有結婚成家等購屋動機與需求,對於買房較無急迫性,加上房價高,打算先租屋觀望,等到真的有需要再買。因此,即使這類年過35歲的中生代族群,普遍都已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與實力,卻寧願先將資金用來做其他投資,或者出國玩樂,也是首購年齡提高的原因之一。 不過,專家表示,隨著近年租金不斷飆高,當租金水準已逼近房貸支出時,這些人遲早也是得面臨購屋抉擇。既然早買晚買都要買,不如趁著還年輕,利用這波房價修正積極尋覓適合標的,也順便累積一些看屋與購屋經驗,還可避免日後需要換屋時的交易風險,或隨著房市起伏追高殺低,蒙受更大的損失。 專家也指出,由於房貸放款動輒20年起跳,一般銀行在核定貸款的時候,除了會將收入多寡與穩定收入來源作為評定標準,年齡也是重要考量,因此若有自住需求,與其一再觀望,不如利用金融機構為了搶攻首購房貸戶釋出的優惠,再搭配政府優惠房貸替房貸減壓,趁早買下能安身立命的地方。 例如最近金融機構推出的首購族專案,不僅利率紛紛調降至歷史新低,最長還款期限甚至可達40年,對於剛結婚或是小孩剛出生,正值用錢之際的中生代購屋族而言,隨著房貸月繳金額負擔減輕,就有餘裕可以進行旅遊基金、子女教育基金等儲蓄規劃,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在購屋區段的選擇上,房產專家則建議,不論是首購或首次換屋,都應以自身需求為首要考量,由於中生代族群日後還會經歷生小孩、小孩長大,以及退休等不同人生階段,房子的未來轉手性相當重要,因此,身處這個階段的購屋族,應盡量選擇成熟商圈,以及未來好轉手的產品。 專家指出,選擇區段要把握「不盲從」的原則,挑選自己熟悉的生活區域,並設定好未來5~10年需要的生活機能。切記千萬別找自己陌生的區域,一來熟悉生活圈需要時間,若選擇的是重劃區,也應盡量挑選發展已初具雛形的開發中重劃區,避免入住後還需要好幾年才有完整的生活機能。 若是新婚族計劃有小孩,買房就應以學區或公園宅為主,方便日後接送小孩上下學,或是讓小孩能就近到附近公園「放電」,不必強求一定要有捷運。格局的挑選也不一定非得房間數多才是好,能買到標準3房自然好,若3房總價高,非能力所及,先買2房等小孩長大一點再換3房,也是折衷務實的好方法。 最後,專家也建議,相較於年輕人,中生代購屋族群的社會歷練往往更豐富,也懂得更多的社交技巧,不妨可以多跟房仲與建商交朋友、打關係,沒事就多去看房子,甚至是多看新聞,時時留意政府何時釋出優惠房貸,或是怎樣的房子可以貸到優惠條件等,都是值得花時間做的功課。

市場動態

吉美建設年度大案 「吉美信義」開工

備受矚目的吉美建設,每每推案總是造成市場搶購熱潮,此次吉美建設機構選在臨近台北市信義區的木柵高工旁的文教特區推出「吉美信義」,12日並舉辦了隆重的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包括家美建設機構董事長蔡竹雄、吉美建設總經理林進輝等政商界人士到場,參加此次的盛會。 吉美建設總經理林進輝表示,「吉美信義」的新建大樓是樓高14層、地下4層,共推出108戶,訴求重點用中小坪數,最符合目前的都會型消費者購屋需求。 林進輝總經理表示,台北市東區的大安及信義區因土地供給稀少及建案飽和,再加上房價處於相對高點,反觀一個隧道之隔的文山木柵地區,不僅擁有政治大學及世新等文教特區,且房價是北市信義大安區不到一半價錢,對於購屋族來說是最聰明的買房選擇。 房產專家指出,「吉美信義」所在的萬芳路不僅擁有綠林及市區罕見優質生活空間,且又有捷運及完善的醫療機構及生活圈;「吉美信義」所在的萬芳生活圈擁捷運文湖線萬芳醫院站,周邊綠地且學區皆備,人文氣息;區內有興隆國小、興德國小、興華國小、萬芳國中,另外還有私立再興中學、中國科技大學、台灣警察專科學校等;運動休閒方面,包括文山運動中心,泳池、羽球場設施規劃完整,擁有豐富休閒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