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市站上2萬點後陷入大幅震盪,加上通膨壓力持續壟罩全球、物價年年上漲,不少民眾為了避險紛紛將資金轉往房地產,造就房市價量齊揚;從歷史經驗亦可得知,房價漲幅長期跟著通膨走,拉長時間來看,擁有一間好宅不僅保值還能自住,可謂「進可攻退可守」,但究竟該怎麼挑,才最能夠達到抗通膨之效,是廣大購屋族都想知道的解答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10)進行營業稅法、所得稅法的修正案,其中,綜所稅特別扣除額針對長照部分,立委提案內容包括,每人扣除額提高到 18 萬元、20 萬、24 萬到 36 萬元等 4 個主要版本;列舉扣除額提案,有立委建議如保費列舉每人限額由 2.4 萬增至 4.8 萬。也建議增訂健康檢查列舉扣除額每人每年 5 萬元、投資支出每人限額 3.6 萬等。
大同集團出售位於台北市仁愛路三段的芙蓉大樓,由璞永建設、白天鵝建設、海悅國際及濟盟建設等四家建商共砸下 131.25 億元買下;業界拆算每坪地價達 1,526 萬餘元,超越三年前元利建設買下大安森林公園對面都更案單價約 1500 萬元紀錄,有望問鼎全國最貴地王寶座。
美國聯準會(Fed)一如預期利率維持不變,今年可能會進行3次降息,而我國央行今(3/21)召開今年首季理監事聯席會議,卻意外宣布進行預防性升息半碼,以抑制電價上漲後帶來的通膨預期心理,這是央行自前年 5 度連續升息後、三度凍漲之後,再度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同時,央行也上調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3.22% ,原本趨緩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上調至2.16% 。
通膨影響大!2023年居住類指數年增率連2年超過2%!根據官方的物價指數統計,2023年居住類指數為104.35,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包括房租、住宅維修費、家庭用品、家庭管理費等,皆同步寫下歷史新高,若加上去年房價也創下新高,在在顯示,民眾在居住生活的開銷負擔也是最重的時刻。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利率續凍,並暗示 2024 年可能會降息 3 次,央行今(14)日也確定暫時按兵不動,第三度停止升息。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認為,在明年經濟成長、就業環境穩定以及通膨受壓抑的前提之下,維持連三凍的政策利率合乎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