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已將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納入法規,也建立「碳費」機制,預計2024年開徵,產業界如何能源轉型?跟上全球淨零轉型腳步,成為企業重大課題,被視為高耗能的建築產業也無可迴避,總太地產(3056)積極回應「淨零轉型」、「永續發展」等課題,對內安排碳管理與ESG GRI教育訓練等課程,首波已有12名種子學員通過碳管理師相關執照考核,成績斐然。
由立法委員黃國書與台中市三大不動產業公會共同主辦的「淨零碳排建築產業永續論壇」今日於台中烏日真愛花園會館登場,共有近20位產官學代表受邀出席探討碳排淨零議題。會中RCI智森永續設計顧問公司總經理簡碩賢也因應該議題,針對與會者的交通途徑、午餐飯盒等為本次活動計算碳足跡,他也表示,透過碳盤查蒐集排放源活動數據,將能更有效協助企業規劃減碳目標。
花東強震全台有感,強震一波波,引發住宅是否可以抵抗頻繁的大地震,保障住戶的居住安全,再度引起高度關注。而北市關注度極高的旋轉豪宅「陶朱隱園」,也曝光了內部的隔震結構,並強調陶朱隱園的結構強韌,內部耐震等級等同核能發電廠,建築壽命更可長達千年。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減碳更是刻不容緩;日前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舉辦講座,特邀勤友光電董座陳來助談及產業創新議題。陳來助在會中表示,台灣將隨著世界腳步進入「排碳有價」的新趨勢,儘管建築落實減碳過程,可能增加3~5%的營建成本,但未來節省下來的能源成本可高達2成以上。不過,仍有業界人士擔憂,0碳建築加劇營建成本負擔,壓縮中小型建商生存空間。
國家卓越建設獎今年參賽作品超過270件,超越以往,並且今年在全球卓越建設獎表現,台灣建築也榮獲4金8銀的佳績,可說備受國際肯定,副總統賴清德出席頒獎時表示,住宅淨零轉型議題很重要,未來台灣建築要能因應氣候變遷,朝向抗旱耐寒,又能兼顧節電、舒適等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