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房地交易頗為熱絡,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去年土地買賣,價量創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後的新高,六都之中,桃園比數增幅最多,而買賣面積增加最多則是高雄市,年增幅超過4成,業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交易量恐受疫情衝擊而量縮,但台商資金回流及剛性需求支撐,故長線仍然看好。
近年台灣住宅空間是變大還變小?根據內政部資料計算6都人均居住面積,過去10年全國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從10.6坪增加到12.1坪,增近2坪,6都僅高雄市愈住愈小,其他五都愈住愈大,專家表示,雖然數據顯示居住空間是「北增南減」,但也反映出小戶多、建商推案類型改變、公設比提高,民眾實際感受反而覺得空間更小了。
內政部近日更新「不動產實價交易查詢」網站功能,新增建坪單價計算功能,使用者可依需要選擇以哪些項目作為總面積來計算單價,並且也增加顯示主建物佔整體移轉面積的比例。房仲認為,新增的服務有助民眾更了解房屋單價資訊,同時也更方便比較多筆物件。
近期財政部公布今年1月全國稅收初步統計,其中土地增值稅實徵淨額高達103億元,是房地合一上路後的新高,事實上不動產市場從2017年開始回溫,住商機構依據內政部資料,統計全國土地買賣登記筆數及面積,去年(2018年)土地買賣登記共51萬筆,買賣移轉面積共8220萬坪,是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後的新高;據調查,豪宅解凍、台商回流都是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