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2.0上路後,將外國人納入賦稅族群,投資成本變高下,仍有外資轉進,根據內政部資料,今年Q1外國人來台買房,在土地取得的部分,新北、桃園與台南都超過百筆,新竹市還直逼台中,土地取得熱度更勝建物取得。
在香港反送中事件後,不少港人移民來台,甚至置產,今年實價登錄即出現2筆港資在台購置億級豪宅的交易案,其中1筆為因王力宏風暴而知名度大增的大安區豪宅「仁愛吾彊」,3月由僑外資公司「九龍置地」現金買下18樓,總價3.9億元、換算每坪單價約210萬元,原屋主即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
房市熱,稅收大進補!財政部賦稅署公布今(111)年3月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3月實徵淨額2,027億元,累計1至3月實徵淨額則為4,82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5億元。其中房地合一稅收,今年Q1稅收達72.9億元,創下歷史的同期新高,稅收金額最高的是台中市,增幅最大的則是新竹縣,和去年同期相比暴增4.8倍。
行政院今(31)日宣佈「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通過,總經費從每年57億增加至300億,7月份開放申請,將受惠50萬戶租屋族,同時也針對初入社會單身青年、新婚夫妻、育兒與社會經濟弱勢家戶的補貼金額給予1.2倍至1.8倍加碼。
台中市囤房稅草案日前拍板定案,最高每戶按3.6%稅率,最快七月正式上路;有鑒於持有房屋成本上揚,租屋市場向來供需失衡的大雅區,甚至傳出有一社區2房物件租金漲幅高一倍以上,在地仲介則認為「該價碼堪稱天價!」預料至少會有一段不短的待租期。
有鑑於地上權住宅已成全球居住新趨勢,台灣發展地上權雖已行之有年,卻受限於民眾觀念與法規上的不夠完備,至今仍還尚未成熟。然而,地上權產品雖然沒有土地的所有權,卻因地價負擔相對便宜,擁有價格遠低於同路段行情的優勢,由政府帶頭發展地上權,不失為解決當前高房價問題的一帖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