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目前以首購當道,即使是整體買方收入高、購屋能力相對優的新竹地區,也以購買總價1000萬元上下的首購產品為大宗。
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加速台商回流投資設廠,桃竹地區的工業區和科學園區最受台商青睞,不僅工業區土地、廠房需求大增,各界對今年桃竹地區住宅市場表現也相當期待,相較2017年,今年桃園和新竹地區住宅房價分別上漲4.3%和6.6%,漲幅明顯都高於全台的4%,可見這兩年多來台商大量回流對於桃竹地區房市確實產生明顯的帶動效果,此外,高總價住宅交易,又以「桃園區」與「竹北」分別占比達75%。
今年房市交易增溫明顯,一向有穩定竹科工程師支撐買氣的新竹市,近期成交狀況也增加不少,據新竹市地政處分析,第2季交易量年增23.48%,更創下2016年以來第2計的最高量,在地房仲提及,今年不只成交不少站上3字頭的高價屋,搶手的標準3房更因供需失衡,曾有一上架待售,當晚就帶看20組買方的狀況。
高鐵通車逾12年,民眾已相當習慣一日高鐵生活模式,觀察高鐵人流量前4大站台中、高雄、桃園及新竹站周邊房價,台中站8年來漲140%最多,專家認為,高鐵為特殊交通優勢,各站點在機能陸續成形後,房價步入穩定期。
不少人仍想住新屋,居住環境相較中古屋較優,但想買新案可不容易,根據數字科技網統計全台六都及新竹縣市新案房價所得比,買新房最難當屬台北市,需要不吃不喝28.8年,總價上看3000萬,新竹縣反而相對最輕鬆,僅需7年,專家表示,在北市買新屋,對年輕人來說真的是奢侈的夢。
車水馬龍的新竹市公道五路,是近年新竹市府力推的「竹科X計劃」的重要道路,計劃用地結合台肥園區、中油舊油庫,並在新竹世博台灣館位址處規劃8公頃藝文特區,包含國際展演中心、文創館及兒童探索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