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悅(2348)今日公告3月合併營收1.93億元,月增10%、年增195%,此外,2019年合併營收17.34億元、營業淨利5.77億元、稅後淨利5.6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6.59元,2019年營收、獲利表現都為歷史新高,且當年度盈餘分配案,擬配發現金股利4.5元,海悅表示,對今年房市,台灣疫情控制得宜,且降息動作有利房市發展,故抱持樂觀審慎看法。
六都地政局今(1)日公布3月份移轉棟數,六都今年3月份買賣移轉棟數總計1萬9824棟,跟上個月相比增加9.9%,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8%,其中桃園表現最亮眼,月增超過2成、年增接近4成,房仲業者分析,桃園航空城的建設議題及社福政策,帶起投資置產的買盤,加上原本鋼性買盤,使桃園維持一定高移轉量。
儘管受到疫情衝擊,中古屋市場似乎未受到太多影響,根據各家房仲內部交易統計,全台七都交易南北各有漲跌,其中,以桃竹二縣市表現相對亮眼,與2月相比交易均有成長,不過當前全球疫情未見趨緩,後續仍要觀察疫情掌握的程度,第二季交易表現仍有挑戰。
儘管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但根據商仲統計,台北市辦公室租賃市場似乎不受影響,首季空置率仍下探歷史低點,不到4%,不過租金上漲力道偏弱,業者表示,去年大舉擴點的彈性辦公空間業者,今年也因為部分企業為因應疫情而採分流或異地辦公,共享辦公業者因此受惠,但也有飄出承租戶希望房東「降租」的聲音。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商用不動產市場觀望氛圍濃厚,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公布第1季以來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僅剩68億元,寫下2007年以來第3低的單季交易規模;但建商對於住宅市場仍保持高度信心,土地交易今年累計至今已達478億元,其中建商購地就占431億元,又以興富發集團手筆最大,今年累積購地金額達到147億元,另外遠雄及新潤建設,也分別斥資47億元及37億元購入台北市土地。
台灣現階段限制旅客入境、民眾不敢出門,消費商圈恐難以撐過這次疫情,根據商仲統計,北市主要商圈在第一季空置率急升3個百分點,東區商圈空置率再度超過1成,此外觀察到,房東不再堅守大型單位的出租,將店面分割成中小坪數出租以求去化,撐過疫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