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在10月31日進行第1波預售屋聯合稽查行動後,特別就媒體報導熱銷之新竹縣「竹科匯」建案請新竹縣政府繼續積極調查,在今(27)日對於違法銷售的廣告業者開罰120萬元,另外26日也已執行無預警第二波稽查。
往年Q4是傳統推案旺季,但今年10月開始,北台灣推案量縮減幅度明顯,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專家分析,主要在於現在正處於政府打房的浪頭上,業者為了迴避風頭,放慢推案腳步,其中新竹量縮最嚴重,11月較上月縮7成。
內政部10月31日會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縣市政府消保、地政及建管單位,針對6個縣市23個預售屋建案進行大規模聯合稽查。內政部公布稽查結果「僅有1個建案無違規缺失,其餘各建案的均違規」,其中有16個案場違反定型化契約規定為最多,10建案銷售中心並未申請建築許可核准使用。
近期房市各地預售屋交易炒作受到關注,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今(30)日出席國家住都中心「嘉興街公辦都更案」簽約儀式,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針對該現象,內政部已於本周協同地方政府稽查不當行為,未來不排除要由中央帶隊,進行大規模聯合稽查行動。
全台房市升溫,民眾漏夜排隊買房屢見不鮮,不過位於台中七期、興富發潛銷新案「市政一號院」,卻罕見傳出豪客捧著千萬現金掃光462戶,導致後面排隊3天的預購客一戶也沒訂到,進而在網路上討論度大增,也引起內政部關注,27日會同台中市消保官前往建商銷售中心稽查,惟尚未發現業者有開始銷售事證,業者也否認有預售行為。
買預售屋除了看不到實品風險大外,還可能出現一屋二賣、拖延完工日等狀況,甚至有業者未有契約即開賣,後續引發爭議不斷,台北市地政局日前納管預售建案契約,契約違規率高百分百,今(18)日公布2拒檢建商,並呼籲建商不要心存僥倖,針對有規避行為的惡劣建商,更強調「將揭露業者並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