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市場逐漸走出國內三級疫情的陰霾,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Q3上市櫃法人大型交易(截至9月21日),商用不動產部分,總交易金額來到404億元,較上一季成長40 %,以工業地產類產品需求最旺,買方動能仍以科技業為主,佔整體近30%。至於土地部分,本季交易金額為334億元,雖出現短暫買盤遞延情況,但建商在重點區域購地並未停手。
台北市地政局今(23)日標售文山區一期和南港區三期2塊重劃區抵費地,其中較受矚目的南港商業地,底價25億元,最終由華固建設以得標價44.88億元、溢價率近8成拿下,而文山區則無人投標,專家分析,就此次南港土地得標價觀察,短短4年半的時間,土地價格就漲了1倍以上。
儘管央行祭出豪宅限貸令,仍擋不住資金狂潮入房市,根據實價揭露,今年北市單價200萬元的豪宅光是上半年就有22筆交易,相較去年同期成長逾6成,顯見雖然政府推出房地合一2.0,但富人資產持有5年以上不難,為抗通膨,因此仍積極「錢進不動產」。
持續量化寬鬆捲起資金浪潮,又適逢史上超低利率環境,通膨訊號已亮燈,今年更出現許多高資產族群直接買房抗通膨,目的就是為資金找尋保值港口,尤其是今年北市豪宅推案熱區,信義、敦南商圈紛紛傳出有不少個案都開出銷售紅盤。
華固建設(2548)8日公告,以18.63億元的價格,買下台北市中山區金泰段7-4、7-7地號等2筆土地,面積約 665.47坪,平均每坪取得成本約280萬元。至於賣方地主,包括有自然人8位,非華固建設的關係人,預計將與隔壁土地簽合建案,預計投資額22.59億元。
去年央行祭出限貸令,不過對有錢人來說,似乎並不受影響,根據最新實價登錄顯示,內湖區最貴的豪宅「碧湖畔」今年1月出現首筆交易,成交總價1.9億,統計今年1月,實價已有四筆億元豪宅交易資料,分別位於內湖、信義區、中正區以及中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