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沒買房,現在還買得起嗎?在這十年光陰,平均薪資從3.7萬元,增加至4.3萬元,那麼買房的能力有跟著提升嗎?根據聯徵中心資料,年收在60萬以下的購屋族,房貸平均鑑估值,2012年Q4僅721萬元,到了2021年已達992萬元,等於同樣年薪的購屋族,在十年後得多掏270萬,荷包大縮水,也反映薪資追不上房價增長的速度!
北市房價居高不下,口袋不夠深的自住客只能尋求向外發展,第一建經統計財團法人金融聯徵中心資料,台北市第三季貸款成數最高的前三名路段,由北投區光明路成數79.5%奪冠,平均核貸利率1.29%,也是北市最低;第二名是文山區景華街,貸款成數78.9%、利率1.31%;第三名為士林區福港街,貸款成數78.2%、利率1.34%。對於自住需求強烈以及首購族來說,可以做為參考。
根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全台平均購屋鑑估值不斷上揚,觀察十年漲幅,則以桃園市漲幅最多, 漲幅近6成,其次為南二都,台南、高雄也有超過5成漲幅,進一步觀察行政區,又以桃園八德、中壢兩區漲勢最驚人,十年增幅超過9成。
民眾置產購買力有沒有變化呢?依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去年購置住宅總價與面積變化,六都平均購屋總價僅微幅提高0.1%,但購置住宅的面積卻硬生生減少了4.2%,顯見民眾購屋力雖看似沒有變化,實質能取得的住宅面積竟然縮水,形同「小了面積,價格不變」,與近年建商廣告詞正好相反。
根據聯徵中心的最新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新申請房貸樣本數為4.39萬件,創下5年以來新高,從房貸新增的趨勢可以看出,在今年第一季的疫情擴散之前,整體房市的復甦腳步相當穩健。
台北市地政局今(4)日公布最新一期住宅價格指數,去年11月住宅價格指數為103.37,至於實價登錄交易量,12行政區中,中山區177件最多,又以套房月增幅1倍最顯著,專家分析,因低總價、銀行貸款寬鬆,帶動中山區套房商品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