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買過多少房子,都只是住進別墅前的過程」這個觀點對經濟能力足夠的家庭來說,不僅值得認真思考,在這次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城市,部分導因於市中心人口太過密集,更應高度重視。
「越是動盪的大環境,人們就越渴望平靜的家園生活.」新冠疫情帶來的重要啟示之一,是讓所有家庭真正重視在極端情況下,該如何安居在家,度過一個月、甚至一季以上的時光.
原定去年舉辦的「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受疫情影響推遲一年,在疫情趨緩後已在今年5月盛大登場,展期將持續到11月21日,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舉行。而台灣館此次以「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畫」為題代表參展,呼應雙年展總策展人主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在全球共同經歷疫情過後,顯得更為貼切。
提到北市富人聚落,過去可能令人聯想到繁華市心的大安區、信義區或中正區等,然而近年因台北市心新案房價高居不下,新一代高收入族群便逐捷運而居尋找更優質的居住地點。而同樣位於捷運紅線上的「奇岩重劃區」擁有如中央森林公園般的唯美環境、發展成型的重劃街廓,區內有明星學區加持外更倚靠著採買便捷的舊市區商圈,加上近鄰多座大型醫院的完善醫療資源,後來居上成為北市置產新貴與退休族群心目中的宜居優選。
據住展雜誌統計,近十年以來,台北市每坪成交價達200萬元以上的一線豪宅區塊共有10處,其中又以大安區3處最多,信義區與松山區各有2處,而中山、中正與士林區各有一處。專家分析,近年北市豪宅市場明顯顛覆過去慣性,有錢人對豪宅地段迷思成份逐漸降低。
房市正式進入後疫情時代,隨著抗疫意識高漲,建商除了在建材上提供高規格的防疫配備,吸引年輕小家庭、退休族群目光外,在地段選擇方面,購屋客買房避開步調快、擁擠的居住型態,轉向充滿綠意開闊的自然環境,尋找健康、舒適、寧靜的減壓宅,特別是「逐水、逐綠、與自然而居」,打開窗天天呼吸芬多精,成為自住客買屋熱門首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