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站前商圈」、「藝文特區」並列桃園市三大樞紐的「中路特區」,為該區少見大面積重劃區,完整的街廓,加上土地規畫完整,又是桃園市內唯一純住宅重劃區,近4年以來歷經7次土地標售,每回都吸引多家建商投標,目前銷售中的建案估計34個,產品規劃從小資1+1房到首換4房應有盡有,每坪開價25萬元起。
18日中午花蓮地區發生震度6.1級地震,台北市長安東路與信義路四段均出現大樓傾斜災情,台灣老舊建築物風險不免令人擔憂,對於政府積極推動老屋更新重建,信義房屋指出,全台超過30年屋齡的建築物高達398萬戶,因應台灣處地震帶,且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屋重建極其重要,從政府數據分析,今年以來申請案件較往常增加,地震過後預期申請案件增加。
台北市政府宣布推出「原有住宅無障礙設施改善費用補助執行計畫」,台北市建管處指出,為為協助原有住宅改善無障礙友善環境以利身心障礙者、高齡者、孕婦、推娃娃車或菜籃車及其他暫時性行動不便者等使用,即日起提供住宅免費健診,此外,改善補助經費補助以總工程經費45%為上限,最高每案可補助107萬元。
台中市已成為台灣第二大城,人口數超越高雄達280萬多,根據台中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統計,去年台中市共推出1861億元案量,年成長超過5成,其中,北屯區共推4674戶,是台中交易最熱區,南屯2千戶居次。
高齡化與少子化社會來臨,近年房市除了小宅化趨勢明顯,小家庭與家中長輩分戶而居,又能就近照顧的「三代同住」社區型態,也快速受到消費者認同。
台灣小家庭居住型態愈來愈多,住房需求也跟著改變。根據實價統計,台北市近2年住宅房型的交易中,電梯3房的交易比重減少,2房與套房的比重則持續增加,房仲業者表示,首都圈房屋單價高,加上少子化趨勢,是近年台北市住宅「小宅化」的主因,但就佔比而言,3房住宅仍是多數人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