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中華郵政針對 2024 年預算評估報告顯示,投資性不動產收益自 2020 年的 2 億 1,053 萬元,減為 2022 年的 2 億 43 萬元,減少 1,010 萬元、減幅為 4.8%,收益率也從 2.94% 跌至 2.64%,減少 0.3 個百分點,顯示近年不動產投資收益率下降,今年截至 7 月底止收益率僅 2.56%,為近年最低水準。
年底之前,高雄捷運土地開發案再傳捷報,橘線O13大東站及黃線Y10站聯合開發2案完成評選,均由南部業者國城建設及高興昌鋼鐵公司合組聯盟取得投資權,高雄市政府認為,2案一舉標脫是自109年市府宣布聯開元年以來的最大收穫,將可為高雄捷運開發建設投注新能量。
電腦週邊大廠輔信科技(2405)9日公告以 23.5 億購置位於台北市內湖區潭美段之整棟預售辦公大樓,將作為公司營運總部;該案基地面積約651坪,未來建物完工面積共計約3,048坪,換算辦公室單價為每坪72萬元。
台灣房地產在政策壓抑下回歸自住市場,商用不動產投資異軍突起,根據CBRE世邦魏理仕最新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台灣投資市場報告,部分壽險業者除將重心轉往購買自用辦公室,亦重新探尋海外不動產投資機會,投資目光聚焦能創造被動收入的海外不動產上,高資產族群考量資產配置及尋求新興投資標的,同樣追求被動收入,前進海外當「國際房東」成大勢所趨。
受到國際通膨、利率變動等因素,主要機構均預測今(2023)年經濟成長率難保2%,商用不動產投資將趨向保守。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公布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成交金額共計為283億元,年減64%,是連續24季以來次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