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仲業者統計,2008年台北市A辦資賃表現強健,呈現三高一低情勢,供給、需求、租金水平創18年來新高,信義區租金則達史上最高,空置率則創18年來新低紀錄。
土地是建築業者的儲備原料,當土地市場交易冷熱,成為未來整體市況的重要指標,統計今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全台各縣市土地交易金額第1名為台中市,前10月累計高達1213.1億,第2名為桃園市992.8億、第3名為新北市833.9億;土地交易數量第1名則由台南市6859筆拿下,台中市6047筆排名第2,高雄市4317筆位居第3。
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展望明年豬年房市,預期仍然會是「量溫價軟」的走勢,理事長黃文雄指出,台北市豪宅明年有機會突破300萬一坪的彭淮南防線,不過下半年總統大選前哨戰對房市干擾,仍不容小覷。
台灣的低利率環境,是支撐這一波房市下修得以「軟著陸」的關鍵,然而,新舊任央行總裁先後表明「利率不會永遠這麼低」的言論,卻又讓不少伺機進場的購屋族感到無比惶恐。
根據地政局資料,今年前三季不動產移轉交易棟數共205,832棟、年增4.5%,各方專家對於此數據,解讀房市情況,多數曾接受過記者訪問的專家、學者以及業者,都認為房市現況為「房價緩跌、交易量升」的盤整期。
台商回流潮成為工業地產的重要支撐,根據世邦魏理仕發布工業土地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全台工業土地交易在2016年達到高峰,單年成交426億創下紀錄,主要受惠於自用型買方大舉購地、建商積極整合土地,隨後2017年因本土建商縮手,交易金額回復過往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