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回流,高達1.3兆資金流入,連帶工業地產交易熱絡,根據商仲統計,儘管工業地產價格不斷攀升,但今年前8月工業地產交易約826億元,已是歷史第三高,其中超過8成4是自用型買方,已投資600億於工業地產,這類型買方的持續擴廠增產的剛性需求,是主要帶動工業地產交易的主力。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2020年度各區域常住人口及住宅統計資料,並比較99年以來、十年的人口及住宅變化量,全國住宅十年量增11.4%幅顯著,但人口僅增3.1%,不過桃園市及台中市的常住人口及住宅量增幅都在11.1%以上,是這十年來長人又長房的都會區。
近年企業強勁需求帶動整體商用不動產開發量,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六都的商用不動產總體開發面積約89.5萬坪,台中市以28.8萬坪拿下產建照核發面積的冠軍,專家分析,在七期商辦交易有亮眼表現下,以及水湳經貿園區與新興重劃區發展快速,建商也更有信心開發商辦。
根據新北市戶政局資料顯示,新北市前10大的里之中,人口大多呈現持續移入的趨勢,而人口增加的前三名都落在林口與淡水,包括林口新市鎮的湖南里與南勢里,分別年增1682與2582人,淡水的崁頂里則增加2201人,顯示重劃區開發進入成熟階段,部分購屋人願意用時間換取空間,用低於市區的預算住進新大樓。
雙北市中心高房價加速購屋族移居郊區,讓擁有多項交通建設題材的淡水房市,買氣始終居高不下。今年以來,隨著淡海輕軌藍海線通車,以及淡江大橋進度超前、淡北快速道路即將動工等利多消息相繼傳出,持續吸引看好淡水前景的自用與置產族群進場,盤整數年的房價也在今年起開始緩步成長。
根據主計總處國情統計通報,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380萬人,老化指數已攀升至128.7。全台僅4縣市指數低於100,包括新竹市、新竹縣、桃園市以及台中市,新竹市77.8全台最年輕。專家分析,四大年輕都市都有工作機會多、買房輕鬆、各項重大建設推動以及交通便捷性等利多,人口自然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