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租金補帖將於今年8月開放申請,因採取齊頭式申請,而非以「可負擔計算基準」採取「弱勢優先、公平合理」原則,住盟團體今(16)日抗議表示,要求內政部盡速依法訂出「可負擔計算基準」,作為租金分級補貼的依據,內政部則回應,現況在地方政府執行上確實有難度,但預計今年底前檢討並訂出基準,明年將正式實施。
桃園市第2座社會住宅「八德一號」社會住宅進入完工階段,1~3房型共有418戶,市府住宅發展處最新公布招租申請規定,租金依據房型坪數大小、申請者平均每人每月平均所得不同,採取5級收租方式,租金從最低4600元至1萬8700元不等,預定於7月1日至7月21日開放申請。
根據國內物價指數顯示,房屋租金指數已有102個月沒跌,而南北縣市整層住宅租金價差僅有一半,專家指出,南北部房價差距高達4倍,但從租金來看,南北並沒有明顯差距,而租金趨勢呈現上漲,主要還是受市場供需影響,反應市場對於品質較好的房屋需求仍強。
內政部2019年住宅補貼受理申請將於7月22日開跑,今年度租金補貼計畫戶數6萬5963戶,採評點制度,包括房客與房東,只要符合申請資格者,都有租金或稅賦相關補貼與減免,6都中,以北市補助最高,每戶每月最高補貼5000元。
內政部今(2018年10月26)日公布包租代管成果,6都自今年1月試辦以來,截至10月23日止雖累計媒合突破1900戶,申請許可設立租賃住宅服務業的業者也有462家,但產學界專家卻認為,這樣的成效,與政府8年8萬戶目標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如何解決租屋黑市亂象,才是政府應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