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泰材(8463)今召開股東常會,除董監事改選外,因設備汰舊換新,水泥銷量減少,110年合併營收35億3,555萬元,較上年度增加7%;合併毛利3億5241萬元,較上年度減少11%;合併淨利較上年度減少77%,稅後淨損為9,466萬元,歸屬母公司淨損1億374萬元,本年度每股虧損為0.69元,年度預算達成率不如預期。
鄉林(5531)集團在成都的綜合投資案,先前因成都鳳凰山機場搬遷延宕而停工5年,現在航管確定解除並復工,尤其在貸款資金到位後,全力加速啟動。鄉林主管指出,其中售樓中心與樣品屋已完成,準備11月起開始銷售,等年底或明年初取得售樓證後就可正式開賣,這些都會在明年底入帳,逐年貢獻整體營收。
疫情之後,房市防疫概念宅正夯,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高雄透天住宅開工總戶數為120戶,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近9成,當地業者指出,國人嚴守人與人間的距離防線,透天住宅三大防疫優勢,加上透天宅零公設、擁有完整土地持份,等優勢,對「有土斯有財」的南部人來說,更具身價優勢。
5月新冠疫情升溫,第二季商用不動產與土地交易量能似乎也同步升溫,根據商仲統計,科技業本季購置商用不動產金額達161億元,占整體交易近6成,專家分析,科技界似乎不受疫情衝擊,在產線不停工與接單動能充足下,躍升為本季最主要買方。
台灣疫情五月轉趨嚴峻,三級警戒再次延長到6月底,各行各業都更謹慎防疫維持營運,根據商仲統計台灣5月上市櫃公司大型商用不動產(含土地)交易案件,金額規模超過350億元,土地交易金額占比最高,電子支付與遠距服務等IDC資料中心機房需求增加,也推升工業地產類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