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地政局發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7月北市實價登錄交易共1022件,月減7.93%,交易總金額237.22億,月減46.24%,住宅價格指數110.03則是月成長0.55%,大樓持續上揚,公寓仍走跌勢。另外,10月建物買賣登記棟數為2489棟,月增14.23%,已有逐漸回溫趨勢。
一位不久前花五千萬元左右購買面臨羅斯褔路旁建案的網友,使用掃地機器人打掃家裡,僅一天時間,內裝儲塵袋裝滿粉塵,讓他大吃一驚,更擔憂家中幼兒受空氣汙染及粉塵影響身體健康。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今年台北市住宅新成屋、預售建案房型比例,與去年相比,3房型占比就近4成,為各房型居冠,而市場主流1~2房的小宅產品不到5成,業者分析,景氣好轉、房價平穩或看漲,換屋族群買盤就會出籠,此時嗅覺敏銳的建商就會回頭搶食換屋需求,改推3房型產品。
台灣小家庭居住型態愈來愈多,住房需求也跟著改變。
房市落底已成共識,但要真正脫離谷底,投資置產族群的動向才是最主要關鍵。
新竹市竹科園區是重要的產業聚落,就業人口多,惟周邊住宅腹地有限,不少竹科購屋客將目光焦點放在竹北、寶山等地;關埔計劃區開發後,成為竹科客購屋新寵,推案遍地開花,生活機能也逐漸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