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房市開始下修以來,以讓利為訴求打響知名度的大台北新5大重劃區,無疑是激發自用買氣、加速房市築底的最大推手,然而,5大重劃區雖然看似各具發展優勢,實際上仍潛藏開價偏高的問題,在購屋首重CP值的年代,究竟誰才是價位合理,未來又有增值空間可以期待的房市明日之星?
九合一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六都市長各有變化,業者整理六都當選市長的房市相關政見和未來利多影響區域,其中雙北市長房市政策都以危老都更為優先,台北市柯市長連任,相關政策無縫接軌,新北強調危老都更和老舊公寓加裝電梯等政策之外,更希望透過輕軌建設,提升外圍區域的機能性。
新竹近期利多不斷,輕軌計劃即將啟動,全台第一所智慧醫院也將在5年內進駐新竹後車站,而位在竹東的台泥自辦重劃區首案也已公開,業者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發現,新竹前3大行政區今年1~5月成交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現上漲趨勢,以竹東鎮上漲近1成最多,但交易量卻全部下滑,精華區竹北市更下滑達2成。
新竹縣市擁有科學園區與相關高科技產業群落聚集發展,吸引許多科技人才就業,帶動區域房市需求。
近期因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引發一波台商回流潮,工業用地一地難求,行情水漲船高,根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今年上市上櫃工業地產交易金額及超過5000坪工業用地,桃園站穩第1名寶座,面對這波台商鮭魚返鄉,政府針對產業缺地問題,首次公佈共214公頃閒置工業土地名單,但大坪數的立即能使用的工業用地仍亟缺。
台中捷運綠線工程年底將進入試營運階段,根據台慶不動產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1年台中市捷運綠線各站周邊住宅交易量前5名,分別為四維國小站、崇德文心站、中清文心站、櫻花文心站以及南屯站,發現文心路三~四段周邊住宅交易最熱門,公寓平均360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