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房市買賣交易大增,全國買賣移轉棟數達30萬大關,而繼承及贈與的移轉量也同步上揚,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2019年全國贈與移轉量為近4年新高,繼承也達歷史新高量,房仲業者分析,在房價節節升高且少子化的趨勢下,遺贈稅以公告現值及評定現值計算,節稅效果佳,讓許多爸媽選擇以贈與做資產佈局。
全國商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18)日對健全房市提出建言,建商看好市場復甦近年積極購地儲地,但雙北市土地稀缺且地價攀升,危老與都更已成建商在六都推案的主要土地來源,呼籲政府應延續危老原有獎勵條件以外,解除容積上限,並房地合一稅率調降,健全房市並加速都更與危老改建進程與成效。
近年房市雖然轉變為以自用需求為主,但在低利率環境下,具長期投資效益的房產仍相當炙手可熱。以桃園市大園區的菓林重劃區為例,因房價基期低,在機場三航廈與桃捷綠線等重大建設加持下,就成為近期置產型買盤詢問度最高的投資熱區,業者表示,其中又以高租金回報的酒店式公寓產品最熱銷。
長輩移轉不動產給子女,採取哪種移轉方式最為有利?根據房仲網路民調統計,逾5成長輩採取贈與方式,近3成選擇讓晚輩自然繼承,其餘2成採用買賣方式移轉給子女。而六都之中,台北與新北繼承比例成長為六都之最,業者指出,受傳統觀念「有土斯有財」影響,華人喜愛購買不動產保值,並作為傳家之用。
根據地政司2018年外國人取得土地及建物面積統計表,外國人取得建物面積第一名的就是香港籍,2018年共取得約1.6萬坪的建物面積,由此可見的確外國人在台購置不動產以香港人最為積極,專家指出,雖然港人購屋面積僅占全台不到1%,但近期反中議題升溫,因此可能來台的以置產或退休族群為主。
內政部2019年住宅補貼受理申請將於7月22日開跑,今年度租金補貼計畫戶數6萬5963戶,採評點制度,包括房客與房東,只要符合申請資格者,都有租金或稅賦相關補貼與減免,6都中,以北市補助最高,每戶每月最高補貼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