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有成,零售業顯著回溫,由於內需市場穩定,根據外商商仲調查,日、歐系零售品牌有意來台展店。不過,仍有7成業者認為,市場要全面有感復甦,需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機會。
近2年受到中美貿易戰與台商回流設廠影響,全台各地都掀起一波商用不動產的購置潮。作為北台灣重要的產業聚落,桃園不僅工業區土地與廠辦交易熱絡,商辦需求也持續暢旺,而這波商辦置產潮已從頂級商辦匯聚的中正藝文特區向外延燒,讓位處桃園正核心的中路特區成為新的市場焦點。
2020年第三季台灣CCIM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今(29)日發布,調查的總平均指數為112.61點,偏向樂觀,比前一季之指數上升9.66點,其中土地開發信心指數最高,其次為辦公室,專家分析,土地開發工業需求有大相關,以南部需求最為殷切,尤其又以台積電帶頭,讓當地廠房、辦公、住宅等需求大增。
東森房屋於(13日、14日)在新店白金花園酒店舉辦為期二天的「店東長研習營」,,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去年營收近300億,今年挑戰377億,房仲業朝向複合式經營將是趨勢,加上今年台灣抗疫有成,台灣25年來沒這麼國人待在台灣,房市將會有報復性買盤,下半年房市一片看好。
自六月中旬政府大規模解封各項社交活動以來,國人的「報復性消費」讓台中內需市場為之大振,不少因疫情而歇業的知名餐廳也霸氣回歸,店面市場彷彿露出一線曙光。不過,市場專家卻認為,雖然台中不少實體店家選在市況回溫時開張營業,但營運也只恢復到過去的7成左右,店面市況至今仍是「如履薄冰」。
台經院今日發布6月營業氣候測驗點並更新國內總體經濟預測,三大指數皆V型反彈,其預計下半年全球經濟活動將逐漸重回正軌,有助於需求回溫,此外,國內防疫得宜,拉抬民眾外出消費意願,加上政府陸續推出多項振興經濟和紓困政策,有助於抵銷部分負面衝擊,而房市在下半年持續發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