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們走的馬路,或是人來人往的公園,你以為是公有土地,但很少人知道,其實有很多竟都是私有地!早期政府強制開闢土地,掠過徵收手段,導致許多地主,土地無法變更使用,每年到了11月仍得繼續繳交地價稅,成了弱勢地主,政府到底要徵收還是要補償,一直都很頭痛。現在有專業建商透過出資購買這些土地,捐給政府換取容積獎勵,達到政府、地主、建商三贏局面,成功整合!
根據內政部列冊統計,截至去年年底為止,全國未辦理繼承土地高達1.56萬公頃,比起金門縣的面積還大,同時未辦理繼承的建物面積則高達52.8萬坪,大約是4.7棟台北101大樓,全國未繼承的土地與建物面積雙雙創下新高。截至今年3月底,光是北市未繼承的土地公告現值就高達671億元,推估全台未繼承不動產價值達上千億元。
橫跨北屯區與西屯區的台中市「第14期美和庄市地重劃區」,今年初完工配地後成為建商獵地新戰場,卻也引來地主漫天喊價。業者憂心,14期尚未開發,地土價格就被炒到每坪60萬元以上,未來建商推案價勢必從4字頭起跳才有利潤,若市場不買單,則14期很可能會步入單元8的後塵,陷入嚴重的發展停滯。
台中土地交易熱絡,去年整體土增稅收成長21.7%,居六都之冠,隨著土地需求不斷升溫,作為建商容積移轉主要管道的公設用地價格也水漲船高。據了解,目前台中市主要都市計劃範圍內的道路用地價格,已高於公告現值1.6倍以上,不僅墊高建商購地成本,也形成新案釋出的另類負擔。
去年房市買賣交易大增,全國買賣移轉棟數達30萬大關,而繼承及贈與的移轉量也同步上揚,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2019年全國贈與移轉量為近4年新高,繼承也達歷史新高量,房仲業者分析,在房價節節升高且少子化的趨勢下,遺贈稅以公告現值及評定現值計算,節稅效果佳,讓許多爸媽選擇以贈與做資產佈局。
台北市政府今天公布最新明年度公告地價,全市平均調幅1.34%,其中8區皆上漲,僅北投、文山、內湖及士林4區下跌,預估明年起將增加市庫5.8億,總稅收來到280.5億,土地現值部分則全市都上漲,平均漲幅1.52%,專家分析,地價和公告現值調整狀況,反映目前房市穩定且緩步回升,不過調整幅度都不大,相較房地合一稅的較高稅額,民眾對地價或公告現值漲幅的感受較不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