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善國內建築的結構環境,讓房子成為可以居住50年、甚至百年的建築,結構安全專家推動「好宅5大要素」,將改善建築結構,提供民眾好的生活品質、安全、美學及健康無毒的居住環境。而政府也陸續修訂建築法規,包括樓板隔音、防火材料「後市場稽核機制」、長期修繕基金等,進一步讓民眾能住進好宅中。
去年7月修正公布的「平均地權條例」,將申報登錄申報責任回歸買賣雙方,申報時間也改為買賣移轉登記時一併申報。內政部表示,行政院日前已核定這項新制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新制施行後,對於價格資訊如有申報不實,將直接處3萬至15萬元罰鍰,請民眾申報時務必詳加確認,以免受罰。
桃園市第2座社會住宅「八德一號」社會住宅進入完工階段,1~3房型共有418戶,市府住宅發展處最新公布招租申請規定,租金依據房型坪數大小、申請者平均每人每月平均所得不同,採取5級收租方式,租金從最低4600元至1萬8700元不等,預定於7月1日至7月21日開放申請。
政府鼓勵銀行開辦以房養老至今雖已稍見成效,但中南部資產價值被嚴重低估,導致「北熱中南冷」的區域失衡現象依舊難解。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一間位處台中市熱門地段、市價超過800萬元的中古屋,銀行竟然僅願意貸款300萬元,每月拿回的金額連1萬元都不到,無怪乎中南部民眾對以房養老興趣缺缺,甚至譏為是北部老人的獨享專案。
在首購、剛性需求帶動下,房市持續回穩,根據財政部今年首季房地合一稅收統計,稅收較去年同期大增1倍,稅收成長最大為台北市,較去年同期增加2倍。業者分析,房地合一稅除了反映市場復甦外,北市近來不乏高總價不動產成交,帶動稅收大幅成長,台中因人口和捷運議題帶動,提升區域亮度及置產買盤意願。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台灣,重創經濟,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崔媽媽基金會等5個住盟團體,今(8)日聯合呼籲政府,應該針對疫情期間受解雇、減班減薪影響的民眾,提供「緊急租金補貼」,來保障民眾的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