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解封國門開放下,跨國商務與產業交流正漸漸恢復正軌,也刺激了商用不動產需求回溫,加上正在修正子法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當中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對於有避稅空間的豪宅影響大,不少建商轉攻頂級商、廠辦市場,據內政部統計,台北市辦公服務類建照樓地板面積在2022年的年增率高達286%,預估今年就將有近4萬坪的商辦完工招商。
信義房屋(9940)召開法說會,全年合併營收137.24億元、年減27%、獲利也減4成,信義房屋指出,去年整體房市交易在下半年進入量縮整理,影響整體市場交易量,今年在展店的部分,速度也會放緩,並依照商圈移轉的幅度來做調整。
升息威力顯現,儘管2月工作天數增加,仍救不了房地相關稅收。財政部公布統計,土地增值稅連續11個月負成長,契稅表現也黯淡,房地合一稅單2月僅微幅成長,前二月金額更創同期首度負成長。2月實徵淨額57億元,稅徵起件數4萬2443件,較去年同期減少25.9%,財政部分析主因在去年有大額繳納案件導致。
疫情下的全球通膨、央行升息、原物料起漲,讓許多房東將增加的成本轉嫁至房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分析房租暴漲主來自於「吳爾芙效應」,因為疫情導致對於個人空間的需求增加,帶動房租指數上升!而全台房租指數今年以來也快速走升,讓租屋族壓力越來越大。
近期房價已止漲跡象顯著,但據主計總處公佈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總指數104.07,雖比1月的104.71略降,仍是單月史上次高,年增率依然在2%以上,達2.43%;其中房租類指數,已是連續19個月上漲,2月已來到103.09,持續改寫歷史新高!官方資料還顯示,月平均消費8萬元的家庭,今年前2月每月居住類(包含房租、住宅維修費、家庭用品、家庭管理費用、水電燃氣)成本就增加470元。
央行去年升息三次、共計2碼,民眾擔心今年再升息,房貸利率恐飆破2%,負擔加重下加速還款,讓金管會最新公布元月國銀房貸餘額月減113億元,史上首見房貸不增反減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