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中市區素地資源稀缺,建商「包棟」獵樓漸成趨勢,光是今年第二季,五大建商已耗資約66.5億元,在台中精華區包棟掃貨;專家指出,開發商開始轉向地上已有建物之土地獵地,主要是看好建物所背後的五大附加價值,尤其是部分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房屋,在重建時不但能享有危老容積獎勵,且日後推案土建融資都優於一般開發案。
國內疫情趨穩,建商加緊購地腳步,其中,近年來積極在北屯崇德儲備土地庫存的遠雄建設,今年6月再以1.19億購入該區摩斯漢堡透天厝,當地業者指出,遠雄建設已在當地獵地超過2,300坪,預計未來在危老容積獎勵加持下,遠雄將會持續整合周邊老舊民宅。
政府七月推出實價登錄與房地合一「雙2.0」的打房政策,5月遭新冠疫情削弱原本預估的打房力道,而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6)日表示,建商遞只是推案銷售與購地放緩,但對基本盤的房價並無影響,今年推案量仍有1兆元水平,Q3報復性消費出籠,房地產Q4推案量就會恢復常態。
去年以來的兩波疫情重創國內觀光產業,意外在各地掀起一波飯店、旅館的「轉手潮」,但接手的往往都不是打算經營的旅館同業,而是看上重建後土地價值的壽險與建商,且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半全台前十大旅館交易案之中,就有6筆位在台中,交易標的多是汽車旅館、中小型商旅。
旅宿業受疫情衝擊充滿著不確定性,相反的,卻激發了投資人逆勢加碼的決心,根據外商商仲統計,過去一年半飯店買賣成交金額累計逾411億元,有6成以上為汽車旅館交易,顯示因其所在區位佳、產權單純、拆除成本低等優勢,已成為不少開發商的關注焦點。
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長照政策,也驅使民間業者積極布局長照環境,根據實價登錄揭露,去年11月東北角的瑞芳小鎮,出現一筆總價上億的房地交易,經地籍資料比對,該物件為長照中心,為瑞芳3年多以來首度登上億元大關的房地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