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亞灣5.3公頃「特貿三」招商案,評選結果昨(14)日出爐,三塊基地分別由興富發(2542)、國揚(2505) 與台灣人壽合組的團隊、以及國城建設與高興昌 (2008) 合組的智匯方舟合作聯盟得標,預計投資金額達750億元,也創全台規模最大公辦都更新案的歷史紀錄。
投資額高達200億元的高鐵桃園站10.7公頃事業發展用地,今(15)日將舉辦線上招商說明會,為北台灣最大地上權開發案,全案的總樓地板面積可達10.2萬坪,吸引超過300位投資人線上參與,全案於預計於110年7月底公告招標。
在後疫情時代各行各業如何重新振作,關鍵就在於誰能重新掌握用戶流量與投入研發,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趁著疫情造成經濟衰退的空檔,星醫美學集團轉型投入新型態門市,藉由此新面貌期盼作為疫情下的新寵兒。
台北市都更中心今日舉辦中正區「台大紹興南」、「臨沂段」等2處公辦都更案,預估吸引投資金額約億元,其中台大紹興南案已是4度招商,但僅需開發權利變換區域,提高招商誘因,而臨沂段位首次招商,出席超過20組投資人出席,不動產業者指出,兩案雖位於蛋黃區,但開發規模小,另外還有分配問題,未來產品去化有挑戰性。
新冠肺炎大大打擊觀光業,李方集團旗下「高雄中央公園英迪格酒店」今執行一拍,因總底價過高,最終因無人投標以流標作收。業者預估,國際酒店仍有創造房價及住房率的題材,預期二拍或三拍價應該有機會落到甜蜜點,吸引買方出手。
後疫情時代打破經濟常規,台中建商考量到進場買地的風險越來越大,因此發展出「合建分售」模式共享利潤、分攤風險,其中最受矚目的案例包括:龍寶建設與大毅建設攜手開發11期新案;以及雙橡園與久樘合作開發超過2000多坪的單元二土地。專家則指出,高房價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促使品牌建商也開始尋求合作,不僅提高新案能見度,也成功發揮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