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城中城大火後,建築物安全管理更加強!國土署呼籲公寓大廈管委會主動落實公安申報,並宣布集合住宅大樓公安申報頻率是:1、16樓以上:每2年申報1次。2、8樓至15樓:每3年申報1次。3、6樓至7樓:每4年申報1次,而今年為6樓至7樓集合住宅首年申報,住保會近日更收到管委會反應,經檢查後,得知建商當初根本沒做「防火填塞」。
電動車數量激增,公寓大廈設置充電樁需求也隨之急遽攀升,但消防安全隱憂卻成為推動電動車普及的一大絆腳石。國土署長吳欣修今(13)日在立法院質詢時表示,全台有管委會的公寓大廈約 4 萬餘棟,針對充電樁討論很多,但大多缺乏具體結論。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則承諾,將在 3 至 6 個月內就消防安全等面向提出修正草案,以解決電動車充電設施安全疑慮。
「政府左手給錢,右手要回,這不是耍我們嗎?」近期有民眾在社群平台發文抱怨,原本獲審核通過並領取一年的租金補貼,如今卻遭政府以「資格不符」為由,要求全額繳回所有補助款,租屋族群極大不滿。
中央擴大租金補貼計畫即將達標,但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警告,若立法院不盡快解凍預算,補貼經費可能 11 月就會用罄,影響全台 75 萬戶租屋族,立法院內對此問題看法分歧,國民黨與民眾黨強調預算凍結是「監督手段」,民進黨則批評這將使弱勢租屋族陷入困境。
台灣位於地震帶,房屋耐震問題成為全民焦點,根據國土管理署最新統計,去年全台核定 735 件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案,累計已達 5268 件,顯示老舊建物改建速度正在加快。政府更於去年底修法,擴大建築容積獎勵對象,期望讓 921 大地震前的舊屋儘快翻新,而國家住都中心也將公辦都更的防震係數調高,確保新建住宅的耐震標準,提升居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