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產業帶動城市發展,城市內涵的深化則更需要仔細雕琢,而舉辦至今年邁入第31年的的建築園冶獎,今(1)舉辦《園冶30:建築文化與台灣城市記憶》新書發表會,同時宣布2025年第31屆建築園冶獎正式揭幕,今年評選範圍涵蓋全台,預計展開將近3個月的評審工作。
品牌建商投入打造收益型不動產,創造新藍海,如忠泰集團在台中新落成豪宅案「老佛爺」中,留下一、二樓店面空間,打造「老佛爺廣場」,引進多個高質感品牌,勤美集團也在三百公尺外啟動造鎮計畫,從飯店、美術館、商場、豪宅等一應俱全,寶輝建設也在中科推動「寶輝VILLAGE」,預計打造300米台版表參道,整體、全街廓型開發案,已然成為建商展現品牌力的最佳驗證。
品牌建商重視住戶、生活、自然三者之間連結,反映在選地眼光上,逐公園而居成了開發商最想追求的目標,也以此為選地哲學的裕盛建築團隊,成立以來在台中市心締造不少綠意與建築共生的經典建築作品,此次攜手知名建築師戴育澤,打造位於三信公園首排新案「裕翔織光」,甫推出就吸引重視居住質感的自住客關注。
嘉義市好事連連!今年是嘉義創城滿320週年,也是嘉義市恢復升格省轄市滿42週年,過去嘉義市年度預算已經突破200億,增加近50倍,有助市府推動鐵路高架化、西區大發展、東區大進步等十大建設,實踐「Small City, Big Change」目標,要讓大家看見腹地面積僅60平方公里的嘉義市,轉身成為「全台最宜居城市」的奇蹟!
桃園鐵路地下化預計於 119 年完成,將釋出長達 16 公里的路廊空間,成為桃園最長的綠園道,範圍涵蓋 3 座既有車站、4 座新設車站及周邊土地,將對桃園的交通及城市樣貌產生深遠影響,對此,都發局提出五大旗艦計畫,打造桃園願景藍圖。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所舉辦的建築園冶獎,每年都是業界重大亮點,除了民間單位參與外,近年來台灣各大公部門亦相當重視,積極參與其中。今年正逢園冶獎30年,理事長黃瀚霆表示,建築園冶獎由高雄建築產業界自主發起,透過從自身微力量作為起點,從建築專業、居住、美學、人文等不同面向進行討論,去年評選出動超過千人參與,大家都是無酬奉獻,共同成就園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