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住都中心今(15)日舉辦「台北市大安區嘉興街公辦都更案」招商說明會,該案為近年公辦都更私地主最多的一案,也因該案地處北市精華區,預估總銷近百億,吸引36家建商、6家資產管理顧問公司以及3間壽險業者關注,該案更罕見增設「下車條款」,藉此降低出資人疑慮,預計9月選出最有利標、10月正式簽約。
根據內政部最新實價揭露資訊,信義區2大知名豪宅都出現交易,為新成屋「聯合大於」以及中古名宅「信義帝寶」,其中「聯合大於」一次揭露2戶24樓戶交易,成交總價在2.67億~2.36億,皆穩坐200萬元俱樂部,據查,當中還未揭露同樓層另一戶,買方為禾聯碩董座蔡金土,於今年年後以現金購入,顯見疫情對台灣高端房地產交易,難有顯著衝擊。
東區又有黃金店面空了!位在基隆路、忠孝東路四段的「Under Armour忠孝旗艦店」將於2月底撤租,業者表示,因租約到期故撤點,房地產專家認為,該店面因地理位置特殊,既非屬信義商圈以及東區商圈中心,人流難聚集,但有其近三角窗位置,廣告宣傳性極佳,預估為達成階段性任務而搬遷。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2019年前11個月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突破一兆元大關,來到10,071.7億元,較去年同期略少約230億元,年減幅約2.2%,北台灣各縣市當中,新建案推案量最大的仍是新北市,前11個月已累積逾4千億鉅量,較去年增加約4百億元,年增幅約一成。
建商對於未來商辦市場信心提高,積極購地持續擴大商用不動產開發比重,加上自用以及投資需求穩定,使得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買氣熱絡。商仲業者表示,商辦買氣明顯成長,買方願意加價的比率提高,年底前北市信義區還有指標大案事出,估計將掀起另一波搶標潮。
根據地政司2018年外國人取得土地及建物面積統計表,外國人取得建物面積第一名的就是香港籍,2018年共取得約1.6萬坪的建物面積,由此可見的確外國人在台購置不動產以香港人最為積極,專家指出,雖然港人購屋面積僅占全台不到1%,但近期反中議題升溫,因此可能來台的以置產或退休族群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