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飽受餘屋所苦的八德房市,因同時擁有多項重大交通建設與低房價優勢,近兩年隨著整體房市買氣回溫,再度受到民眾關注。
自2014年房市開始下修以來,以讓利為訴求打響知名度的大台北新5大重劃區,無疑是激發自用買氣、加速房市築底的最大推手,然而,5大重劃區雖然看似各具發展優勢,實際上仍潛藏開價偏高的問題,在購屋首重CP值的年代,究竟誰才是價位合理,未來又有增值空間可以期待的房市明日之星?
今年商辦自用與投資需求看漲,根據商仲統計過去10年間,全台北市整棟商辦及廠辦大樓的交易中,內科成交案即佔總交易金額逾5成,內科園區的商用不動產投資活動,2018年前3季更高達近8成,業者認為,雖整體不動產市況尚未有全面回溫氣息,但大內科的優質標的持續吸引買方進場。
新竹市房市沈寂了好一陣子,原本2010年開始,竹北高鐵特區房價大爆發,吸引不少外地建商推案,不過,2012年過後,桃園青埔房市動起來,加上有機場捷運、Outlet等利多題材,台北市建商跨區獵地推案,掩蓋了新竹房市光芒。
房市落底已成共識,但要真正脫離谷底,投資置產族群的動向才是最主要關鍵。而自去年以來,市場上即不斷有豪宅成交消息傳出,今年則不乏有創高價案例出現,各地建案也陸續湧現置產客,均顯示在低利率環境下,熱錢仍在積極尋找出口,不動產則是這些高資產族群的置產客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