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建設可以說是買房指標,實價登錄揭露2021年桃園土地買賣資訊,交易規模前三名皆位於機場捷運沿線,交易金額皆破百億,全區總交易金額來到2,088億元,尤其以機場捷運A20站交易成長最亮眼,展現出強勁的軌道經濟實力。
隨著建設與開發到位,林口不僅已進入快速成熟期,因商業發達、產業聚落成型所帶來的商機與人口紅利,讓房市前景更加可期。看好林口除了住宅買氣暢旺,潛在的商辦需求也相當可觀,亞昕集團同時鎖定兩大需求,推出採「住辦共榮」模式規劃的新案「昕銀座」,今(17)日正式公開即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受惠於台積電設廠議題,讓「科技園區」周邊房市跟著沾光,郊區房價也喊得震天價響。根據統計,北市兩大科學園區周邊房價持續上漲,南港軟體園區站周邊平均單價72.2萬元,內科的西湖商圈平均單價也已來到71萬,3年漲幅約15.9%,難以高攀的房價,讓房價只有港湖1/3~1/2汐止與基隆,成了兩大園區客置產的新焦點。
桃園新建案的開價節節高升,也拉大新舊屋價差,根據官方實價資料統計,桃園市新成屋與中古屋整體價差達33.4%,其中,中壢區價差更高達近6成,令人意外的是,向來被認為是桃園市蛋殼區的觀音,新舊屋價差竟僅次中壢。業者指出,中壢幅員廣大,各地的發展差距大,房價水位也因而出現明顯落差。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今年截至4月底止,北北桃竹新成屋、預售屋成交單價1字頭的區域只剩8個,所有區域皆在桃竹蛋白區。房產專家指出,主因是營造成本飆漲問題未解,加致地價上揚,建商不得不反映桃園1字頭建案也逐漸消失中。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六都「單人宅」(1戶籍1人宅)逐年攀升,今年第三季六都單人宅共有131.7萬宅,與98年第一季開始統計時的74.8萬宅相較,11年來成長了75.9%。曾被視為北台灣房市地雷區的「大海山林青」五地,如今也都從空城鹹魚翻身,成為單身族置產的最大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