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市場買氣不振,同時缺工缺料懸而未決,台中已有多個新建案採取「先建後售」模式因應。對此,開發商指出,此舉可有效掌控興建成本和施工進度;專家也認為,在爛尾樓事件頻傳之際,建案採「先建後售」對於消費者也更有保障。
591新建案於6日調查顯示,被視為下半年指標的928檔期全台六都推案量逾5385.1億元,為近三年來首見衰退,調查中指出,今年房市變數多,特別年中通過平均地權法案,又將遇明年初總統大選等狀況,因此建商大多選擇在上半年329檔期進攻,這也導致下半年928檔期呈現後繼無力狀況,在台南狀況亦是如此。
「房價不會跌!」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17)日對於對於政策及房市提出見解,他認為,雖然國際通膨及升息壓力趨緩,但工料高漲問題未解決前,房價不會跌,並指出,這波房價上漲除了建築成本翻倍上漲,是他從事房地產40年來前所未見的,土地飆漲也是主因,建議政府,在捷運可到達的區域,找到公有土地去變更地目,蓋足夠的社會住宅租售給年輕人與社會弱勢族群。
軌道經濟再發酵,北市捷運局進行中正紀念堂站(捷四)及廈安站(捷十)土地開發基地公開甄選投資人招商說明會,預估2案總投資金額高達47億元,現場不少廠商出席,顯現出對該案的興趣。
房市在買氣降溫下,新建案靠區域的「個案表現」,而往往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建商,在買氣及價格上,競爭力較強也較能創價,不過,觀察實價登錄,從北到南創區域高價的社區大樓,除了上市櫃大型建商外,不少是由區域的品牌建商所推出。
買房是人生大事,但消費糾紛也層出不窮,除了最怕買到爛尾樓外,據內政部統計房地產消費糾紛,以往「交屋延遲」糾紛每季平均約15、16件,但去年起暴增至每季超過30件,去年高雄預售建案即有建商未如期完工交屋,並且以「以原物料大漲」為由,要求每坪調漲3萬元才肯交屋,讓消費者急著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