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飆漲讓首購族群的置產思維逐漸順時而動,隨著雙北蛋黃區房價已經遙不可及,購屋族群將眼光放在交通便利的捷運延伸線或是高速公路沿線。其中,國道三號沿線的土城、中和、永和、新店等地尋房族,眼見區域內房價已漲到買不下手,近年紛紛順著二高南下,陸續湧入包括鶯歌、桃園八德等地,深具發展潛力的重劃區購屋置產。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禁止預售屋、新建成屋換約轉售,以自住、長期置產等剛性需求為交易主力的房市結構,讓市場供需與房價漲跌回歸基本面,今年以來,隨著大量抗通膨買盤湧入房市,「強者恆強」的態勢更加明顯,而擁有完善生活機能與發展題材的區域,過去的天花板價,或許會是未來的地板價。
人口增減與房價增漲有連動嗎?觀察近10年台北、高雄皆呈現淨遷入人口負成長,台北減少21.3萬人,房價漲幅為六都之末僅17%,而高雄減少1.4萬人,不過房價漲幅高達64%,六都中房價漲最多的台南,漲了近9成,人口數則微增1萬人。
「新青安」帶動房市買氣,根據住商機構日前統計,2023年的購屋者中,年收入低於百萬元的族群占約6成;其中,女性購屋者年收低於百萬者,占比更達近7成;延續此統計數字,房市買氣來到中南部區域,買氣更是顯著。從高雄市政府地政局資料,今年第一季高雄市移轉棟數達1萬435棟,創下2022年以來單季最高紀錄。
都更重建雖迫切,但條件都要談妥也非易事,台北市就再次出現「都更孤島」的特殊景象,坐落在萬華的老透天,有著在地人氣羊肉爐店家長期承租,不過如今兩旁透天厝已整排拆光,僅剩唯一一棟佇立在街廓中,而引發注意,據悉,房東不願一同改建,即因分配條件未談攏。
全台房價高漲,消費者房貸負擔趨重,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度第四季國內房價所得比來到9.97倍,其中,南投房價所得比為9.78倍,僅次於台北、新北及台中,位居全台第四名,超越新竹、台南及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