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4年前提出「8年20萬戶」的社宅興建目標,然而自去年九合一大選後,6都新任市長在推動上不進反退,社會住宅聯盟今(21)日召開記者會對6都評比,其中高雄在6都墊底,台中以及台北市「更踩剎車、甚至開倒車」的情況,住盟呼籲,6都首長不應政策髮夾彎,背離居住正義保障的承諾。
今年以來房市買氣回籠,及中美貿易戰未停歇,台商持續回流,激勵土地交易熱絡,根據統計2至3月大型不動產交易合計338.26億元,交易以土地和工業用地為主,其中,建商積極獵地,包括興富發、和朔開發、潤隆與華固等,持續加碼投資新北市土城與新莊、台中七期等。
受到政、經情勢不穩影響,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520檔期推案量較去年減幅2成,近3年衰退幅度最大的一年,但仍有2000餘億的案量,房價基期較低的區域,仍是持續放量。業者觀察,量縮的主因,與中、美貿易戰和總統大選提早開打有關,另外,去年基期偏高,也是今年520檔減量的因素之一。
房價居高不下,房市交易表現卻不令人失望。今年4月買賣移轉棟數1.91萬棟,創下5年來同期新高、六都月增4.25%,房地產景氣觀察指標的「建照量」更出現本世紀以來同期最高,專家表示,今年在無外力干擾下,329檔期以來的傳統旺季表現熱絡,甚至到今年第三季都還可能保持熱度。
代表北台房市的住展風向球今(2)日公布,近期新建案市況回溫,使得4月預售屋供給增,但看屋人組數也同步上揚,業者表示,雖然看屋來人量變多,但並未推升成交組數,推測原因可能是受到政、經因素干擾,購屋考慮期似乎有拉長的跡象,使得市況「牛步」回溫。
4大房仲今(30)日公布4月內部成交數據,整體而言,儘管受清明連假影響,由於3~4月仍是買房旺季,北是房市呈現溫和復甦,中南部則持續熱絡,以台南、高雄有2成年增幅,但熱度已不如往常,但上半年已過半,下半年有選舉議題,因此今年房市估計還是會呈現「量增價盤」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