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環境讓市場閒置資金紛紛轉向收益型不動產,尤其是「低總價高報酬」的套房又更加吸客;有鑑於此,台中預售市場也開始衍生出不少包租代管服務產品,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12%,當中還不含潛藏的資產增值潛力,成為置產族進可攻、退可守的首選。
疫情突發殺得房市措手不及,來人崩跌、案場歇業,前景看似並不樂觀。但專家指出,由於房市大環境並未改變,且從疫情爆發前各地房屋移轉量紛紛站上新高,以及近來不少民眾打算危機入市來看,買氣其實並未消散,一旦解封,將有機會重演去年首波疫情後先蹲後跳的走勢。
高房價時代,首購年輕人買房大多看相2房小宅,以減輕負擔,根據數字網站統計六都2房小宅房價所得比,最幸福的縣市為桃園、高雄,房價所得比5年內就能買房,最難的不意外在台北市,2房總價直逼2000萬,須不吃不喝12年才能買房。
提到北市富人聚落,過去可能令人聯想到繁華市心的大安區、信義區或中正區等,然而近年因台北市心新案房價高居不下,新一代高收入族群便逐捷運而居尋找更優質的居住地點。而同樣位於捷運紅線上的「奇岩重劃區」擁有如中央森林公園般的唯美環境、發展成型的重劃街廓,區內有明星學區加持外更倚靠著採買便捷的舊市區商圈,加上近鄰多座大型醫院的完善醫療資源,後來居上成為北市置產新貴與退休族群心目中的宜居優選。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最新房市交易動態,全市交易量達811件,較去年12月978件減少167件,減幅17.08%,交易總額為204.51億元,較去年12月287.24億元減少82.73億元,減幅28.8%,不過價格方面和交易量呈現相反態勢,全市住宅均價、大樓均價持續攀升,雙雙創下近年新高紀錄,此外,12個行政區不分區皆上漲。
不只住宅大樓吹起小宅風,連透天厝也吹起迷你風,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建坪50以下的透天厝占比約3成,專家指出,主要地價太貴以及壓低總價,加上購屋族群因「先求有再求大」而買單,所以迷你透天推案量增、且銷售速度優於正規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