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社會是求新求變的世代,而建築業亦如是。當新時代的浪潮來襲,是墨守成規?亦或勇於突破?在現任的「台南建築新世代」會長王世勲心中,有著堅定的答案,身為建築業二代的他,在新與舊的碰撞之中,有著深刻的體悟。
過去幾年在資金浪潮下,帶動房地產熱潮,不只消費者搶著購屋,建商也搶著蓋房。以台中市為例,自2019年以來,預售屋推案金額已連續4年高達2700億以上,去年更是破天荒、超過4500億元。隨激情已過,台中即將有大批新屋入市,而客戶實際入住後的感受將是考驗建商品質的開始。
全台科技園區成房市火車頭,統計台中市科技園區旁的五個行政區全年預售屋成交戶數,佔全市預售屋成交量的四分之一,且進一步細究各行政區銷量最好的建案並非以價格取勝,業者分析指出,科技族群購屋重規劃配備、性價比與地段未來性,吸引科技族出手購買的關鍵仍在產品本身。
南台灣受惠台積電效應,過去兩年房價噴漲,同樣備受台積電光環加持的中科園區,也因科技買盤強力支撐,房價扶搖直上,隨台積電擴建又有新進展,無疑為房市增添強心針,尤其是以中科第一圈生活圈最受惠。
買預售屋最怕買到爛尾樓,中間的糾紛也層出不窮,去年樹林預售案「凱旋大苑」就因建商資金不足攤手蓋不下去,讓上百戶已購客錯愕,所幸在債權人接手後有望續建,而近日又有民眾上網求助,被銀行告知建商發生財務狀況,建案也停工了,對此專家建議,買預售屋應先找律師尋求專業來自保,專家也提醒,在央行資金緊箍咒下,加上工料雙漲,中小型建商很容易一拍兩瞪眼,就不蓋了,這都是消費者買房前要多做功課,而成屋的風險也相對比較小。
房市回歸剛性需求,尤以年齡層30~40歲為購屋主力,該族群成因具備育兒需求,購屋時往往將「學區」納入重要考量。其中,位於台中太平區的新高國小,以雙語教育為目標,不只在科任課程融入英語教學,並在校園生活中營造英語環境,近來吸引一票家長卡位周遭房市,更帶動學區內房價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