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開打至今,海外企業主與台商為了避險,早已回台獵地,準備投入更多資金設廠,將事業版圖移轉回台,依據政府預估這波熱錢已超過4000億,預估下半年衝破6000億,這波貿易戰造成台灣廠辦、商辦、住宅需求增,不少台幹順勢回台接管台灣總部事業,第一代企業主則將事業交棒二代,回台安享晚年,近期台灣房地產市場中,特別是針對適合同鄰不同戶的大社區產品,需求暢旺。
高房價與少子化效應持續發酵,繼承移轉數量持續創新高。根據房仲業者統計,近10年買賣與繼承移轉的比例大增1倍,平均每5戶移轉就有1戶是繼承而來,佔比高達2成,其中又以房價最高、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台北市佔比最高,平均每3筆移轉就有1戶來自繼承。
央行利率連11凍,重貼現率維持1.375%,銀行資金為求去化,不斷下殺利率爭取優質房貸戶,房貸利率持續走低,吸引不少租屋族進場購屋,大台中不動產公會理事長紀吉川分析市況指出,2019年台中推案量上看2200億元,比先前預估還要增加12%,從數個面向來看,包括土地交易量增加、台商資金回流、房地產需求增加以及利息持續低檔,顯示現在正是購屋最好的買點。
桃園青埔高鐵特區建設題材多元,國際級的規劃與定位吸引各路建商搶進推案。與桃園豪宅建商中悅機構系出同源的捷寶建設,在青埔特區推出的成屋案「捷寶雲品」。
就業帶動人口進駐,進而推升房市交易,根據房仲統計,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台中工業區以及台中精密機械園區三大工業園區周邊房市現況,以中部科學園區交易最為熱絡,去年全年有488戶成交,房價也微幅上漲約2.2%,業者指出,購屋族群多為35~40歲外派,待工作穩定後於當地定居。
依據有巢氏房屋根據實價登錄交易統計發現,2018年台中三大工業園區周遭的交易量以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的485戶為首,其次為台中工業區的113戶,精密機械園區則有85戶。但與2017年的交易量相比,成長幅度最高的是精密機械園區的21.4%,科學工業園區交易量持平,僅微幅成長0.6%,而台中工業區交易量則年減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