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宜居建築起點「磐鈺雲華」去年底落成,從取得土地到建築完工耗時約7年,作為綠建築典範的磐鈺營建機構,將建築施工細節及跨國合作過程,完整記錄在磐鈺雲華專書內,首度發行即撼動產官學界,包括台中市都發局長、專書推薦序文撰文者黃文彬亦特地來到現場共襄盛舉。
為了改善國內建築的結構環境,讓房子成為可以居住50年、甚至百年的建築,結構安全專家推動「好宅5大要素」,將改善建築結構,提供民眾好的生活品質、安全、美學及健康無毒的居住環境。而政府也陸續修訂建築法規,包括樓板隔音、防火材料「後市場稽核機制」、長期修繕基金等,進一步讓民眾能住進好宅中。
台中《宜居建築設施設置辦法》上路一年多,低密度的單元二、單元十二重劃區宜居建築傾巢而出,包括:陸府、精銳、漢宇、新業、惠宇等建商,都不約而同申請宜居陽台,成為台中建築新特色。
經濟產業的飛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對居住城市環境更加要求。專家觀察,地段當為首要指標,然而每一座偉大的城市都有一個偉大公園,尤其富人購屋選擇時特別看重。
為加速北市都更危老推動,台北市都發局宣布,放寬5項危老法令,以及4項精進策略協助海砂屋都更,包含迅行劃定都市更新地區、回復列管5年海砂屋限期內拆除重建容積獎勵30%、免除重建基地可不受畸零地的限制等,以期許加速都更危老重建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