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5月中旬開啟三級警戒,至今已1個月有餘,不少國內企業仿效國外,實施分流上班及WFH(居家辦公),不只改變企業經營模式,也間接改變民眾對所謂「居住安全」的定義。劉學龍認為,因為疫情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現金為大的前提下,未來建商購地將日趨保守,土地交易市場難再有創高價可能。
新冠疫情升溫,5月中全台升級三級警戒,商業活動放緩,觀察各家房仲6月內部六都交易統計,買氣雪崩,房市交易維持6成的交易動能,此外,實價登錄2.0與房地合一2.0也將於7月正式上路,加上第三季原本就是房市交易淡季,預估第三季房市交易欲大不易。
全台進入三級警戒以來,看似停擺的北台灣房市仍有亮點,強勢建案即使暫停廣告宣傳,一樣能吸引買家上門。 例如國泰建設、東騰建設兩大知名建設品牌,去年陸續進入桃園小檜溪重劃區的第一期推案不僅銷售一空,後續分別推出的第二期建案同樣熱賣,即使五月中旬後疫情籠罩北台灣,不少買方依然主動洽詢購屋機會。
疫情之下,郊區住宅反而成為房地產新寵?根據實價資料統計,新北市今年總價逾億元的豪宅交易案共有8筆,成交總價第一名為淡水的頤海大院2.13億,已接近北市信義區新豪宅門檻,專家指出,新北豪宅買家動輒一兩億,買家絕對有在北市插旗的實力,多半有「地緣關係」考量因素。
實價登錄新制將在七月上路,數字網針對此次修法內容進行民調,發現有近5成5過半民眾對於未來地方政府將有實質查核權以及完整門牌揭露,賦予高度期待,但這也凸顯了儘管實價登錄已上路近10年,民眾還是質疑實價登錄的正確性,盼望政府能夠出手改善。
在疫情爆發以前,今年1~4月房市表現相當火熱,出現多筆獲利了結交易,更有社區只要有賣就是賺,許多屋主在前一波房市回溫多頭時賺飽飽。根據實價揭露顯示,新北市新店區「寶徠花園」今年至今出現多筆交易,每戶都有上百萬獲利,其中19樓戶持有7年轉手大賺820萬元,房價增值2成,表現最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