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商總理事長賴正鎰今(23)日表示,房地產今年Q2與Q3表現亮麗,但疫情導致航運費調漲,鐵砂鋼筋建材原物料齊揚、缺工造成工資成本拉高;政府又祭出新措施打炒房政策,建商已進入「微利時代」,明年房地產呈「價穩量縮」格局,明年推案量預估將少1成。
台北市2021年公告土地現值業經地價評議委員會評定完成並於今日公布,平均調幅為2.17%,連續3年上漲。地王仍由台北101大樓以每坪約607萬元,第8度蟬聯。而12行政區中以南港漲幅最兇。
11月份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出爐,11月分數創今年新高,儘管政府打炒房態度堅定,但不影響買氣,加上延推建案案量挹注,讓風向球分數一舉升至今年高點,長遠來看,儘管過熱房市有所降溫,但目前房市復甦格局依舊不變。
全台各地房價重回歷史高點,民眾購屋的利息成本雖因史上超低利率環境而降低不少,但仍無法抵銷高房價帶來的影響,雙北購屋負擔尤其沉重,反觀同屬北部生活圈的基隆,距離台北車程30分鐘,房價僅1字頭,房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2項購屋壓力指標都是北部最低,長年磁吸大台北民眾移居。
五大房仲今(30)日公布11月份內部交易,不同於以往預售屋表現優於中古屋,在政府打房態度堅決下,六都中古屋市場交易量穩定,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度的成長,綜觀六都表現,月成長以新北和桃園較弱,呈現北弱南強格局。不過,政府對於部分區域過熱的房市也開始緊盯,央行注意放款風險,後續需觀察過熱的區域房市是否降溫。
高度發展的雙北都會區寸土寸金,土地稀缺一塊難求,近期更因台商回流設廠導致缺工缺料,成本堆疊至售價,房價難有再下跌的空間,愈靠近市中心的精華地段,不但購屋需求旺盛,房價也最保值,在需求遠大於供給的情況下,往往區域內一旦有新案釋出便能輕易引爆買氣,成就不少房市熱銷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