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在新的一年一定會面臨到分戶貸款排隊的現象,這是必然的!」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9)日直言,建商無法回收資金,現金流大減,在新的一年不會再買地,預估土地市場會降溫50%,並且熱度退燒下,不管是蛋黃區、蛋白區土地價格會跌15%。
今年政府的打房政策對房市造成較大影響,但仲量聯行卻用數據狠狠打臉傳統印象,證明商業不動產市場不僅未受影響,反而「租金越壓越高」。2024 年,台灣商辦有效租金在大中華區亮眼的表現引人注目,其中台北市核心商業區的租金成長幅度和空置率甚至打趴上海、東京等亞太地區大城。
西藏7日發生6.8級強震,威力約半個921,再次喚起台灣社會對老屋改建、都市更新與防災的討論與重視,統計指出,全台屋齡超過30年以上住宅正式突破500萬戶,佔比高達一半,但目前都更、危老誘因不足,全台恐陷入都更牛步窘境。
台南市喜樹灣裡市地重劃工程預計將在今年中完成土地點交,而整區規劃住宅區9.95公頃、商業區5.31公頃、觀光發展特定專用區2.84公頃,以及相關綠地與公共設施土地約11.49公頃,換算大約南區可再增加3萬坪住宅用地、1.6萬坪商業用地及8.5千坪觀光發展特定專用區,預計將可帶動喜樹灣裡一帶發展。
新北市三重區建案鄰損事件,為基地面積97坪的小基地危老案,令各界熱議小坪數基地的改建難題。觀察新北市政府數據,截至去年11月中旬為止,新北市共核准587件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重建計畫,其中220件為基地坪數小於100坪的「鳥籠危老案」,並且有五案都低於20坪,最小基地面積更僅14坪的套房大小。
房價高漲加上家戶人口數持續創下新低,大宅需求隨之減少,小宅成房市主流,價格也快速飆升,統計顯示,近五年小宅房價漲幅已全面超越大宅,不過小宅戶數多,大樓即動輒上百戶,對應的管線因此也增多,一旦破損滲漏,維修困難度也提升,物管專家即直言,「在管路設計與維護空間配置上存在嚴重問題,可能影響建築物的安全性與居住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