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4)年12 月 31 日,國家住都中心在桃園市八德區的「白鷺安居」統包工程順利決標,為成立 6 年來興辦 6.8 萬戶社會住宅的階段性目標劃下句點,標誌著前總統蔡英文任期內社宅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也為現任總統賴清德接手後的政策續航拉開序幕。然而,從蔡英文的承諾到賴清德的「百萬戶大計」,社會住宅政策執行效能與未來挑戰,仍是社會焦點關注。
桃園最大社宅「中壢一號社宅」,其中獨棟的公益棟將於8月選屋,若工程如期工,抽籤中選的民眾將可於11月份入住,桃園市長鄭文燦期許「中壢一號社宅」結合住宅及多元社福設施,打造桃園社宅典範。
斥資44.6億元興建的北市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行A、B標統包工程案」於今(19)日舉行工地上梁典禮,園區內分A、B基地,規劃有信義區行政中心、社福大樓及相關行政單位,全案預計於2022年3月底完工,而CDE標將於同年4月完工,將是目前全台灣單一量體最大社宅案。
台北市量體最大的公宅、投資額高達168餘億元的廣慈博愛園區DE標今(11)日舉行上梁典禮,北市都發局表示,DE標將提供共計1044戶社宅,並設置智慧電表、耐震標章等,低樓層規劃托老、托幼等社福設施,預定最快2021年初就能完工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