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市大檔928檔期即將來臨,在上半年推案已延無可延的狀況下,預期將是爆量推出,百花齊放,對此公平會也表示,為了避免業者用不實廣告影響購屋民眾判斷,將加大力道緊盯市況,尤其是預售屋,並會派秘密客至建案現場實地稽查,緊盯各縣市不動產房市交易秩序,查處是否有違法情事發生,也歡迎消費者主動向公平會檢舉。
財政部自2021年啟動囤房大戶(持有非自住住宅十戶以上者)查核後,針對約1,006位包租公補課所得稅約1億元;今(2022)年則針對持有五戶以上者約7,700人擴大稽查,預計2023年底完成;而今年更有13個縣市適逢調整房屋稅基年度,在提高房屋標準單價方部份,彰化縣提升60%居冠軍寶座、嘉義縣提高46%位居第二、嘉義市提高28%居第三,其他如雲林縣、基隆市、新竹市、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則調高3.7~12.7%間。
公平會與內政部自去年展開建案聯合稽查,於昨日委員會議決議通過,興富發建設(2542)與巨豐旅館管理顧問在銷售高雄市預售屋個案「鉑愛悦」,未以書面提供地盤圖、各戶持分總表及預售屋買賣契約書等預售屋重要交易資訊給購屋人審閱,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5條,分別處興富發公司120萬元罰鍰、巨豐公司40萬元罰鍰。
近期房市雖在疫情籠罩、打炒房政策及央行升息等挑戰下,建商在營建成本上漲下,房價仍難鬆動,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全台逾千件銷售中的新建案,全台平均議價率約9.9%,有高達6成比例議價率不到1成,而七都中最「不二價」則是台中市,平均議價率僅5%,建商讓利幅度有限,仍不輕易放價,想撿便宜的民眾可能得再等等。
央行升息加上打炒房政策影響,據住展雜誌調查,北台灣今年Q1新成屋與預售屋推案量縮近80億,新竹以北僅新北市成長近1成,隨著利空政策接連出籠,不少指標大案因此推遲,不過供給量少,房價卻衝高,Q1北台灣各縣市單季銷售率皆超過2成以上,新竹縣市更飆破5成,意味市場仍處變不驚。
炒房已成為社會頗嚴重問題,因此央行、內政部、財政部各部會都祭出打炒房措施,許多人認為公平會也應負起經濟秩序維護責任,主動積極查核、遏止炒房行為。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指出,其實這一年多來,公平會針對各地區建案查核、聯合內政部及地方政府稽查預售案,都有抓出違規業者,並予以裁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