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23日擴大預售屋聯合稽查行動,結合全國19個縣市政府(不含離島縣市)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平交易委員會、地區國稅機關同步辦理,共稽查57個建案。稽查初步發現有40個建案涉有違規情事,內政部已要求縣市政府應儘速從重處罰,且不排除再次發動擴大稽查。
央行去年12月以來,已經第4次出手,展現對金融機構控管的決心,有助銀行降低授信風險,但近期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為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避免流供囤房、囤地之融資,只好再祭四大限貸。對投資客來說,不僅貸款成數受到影響,連小型建商不能養地,只要購地取得,就要趕緊開發。
內政部於昨(9日)部務會報通過修正草案,全面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嚴懲炒作最高處三年徒刑或併科5,000萬罰金;同時要求預售屋解約須30日內申報登錄、管制私法人購屋將採許可制並於五年內不得移轉、建立檢舉獎金機制等。房產趨勢専家李同榮評論內政部針對預售市場紅單亂象出重招,認為方向正確,倘若要看出成效,還需要三個關鍵點。
近年受到預售屋市場炒作哄抬,投資客、投機客嚴重影響不動產市場交易秩序,內政部於今(9)日部務會報通過修正草案,全面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嚴懲炒作最高處3年徒刑或併科5千萬罰金;同時要求預售屋解約須30日內申報登錄、管制私法人購屋將採許可制並於5年內不得移轉、建立檢舉獎金機制等,以有效防杜住宅淪為炒作工具,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近年預售屋炒作嚴重,內政部、財政部等部會陸續祭出的包括實價登錄2.0、禁止紅單轉售、預售屋交易納入房地合一2.0等打房政策,不難發現,目標都是朝著「投機客」而來,實行了近一年的時間,似乎還尚未看出任何效果,房價依舊高漲。
近兩年預售屋市場日趨火熱,有超過百年歷史的職業「地政士」,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聯會(簡稱全國地政士全聯會)表示,預售屋價格炒作現象越來越普遍,「總價1000萬預售屋,在實價登錄上登記卻炒到1100萬」,一般大眾並不知情,卻傻傻地相信上面的價格,呼籲政府應盡速針對炒作現象實地查核,也呼籲賣方應遏止預售屋炒作行為,還給大眾公開透明的購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