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開春就替房市投下震撼彈,專家分析,新法2大重點,包括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與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目標都在打擊投機炒作,引導市場回歸正常機制,預期未來房市將以自用需求為主,對於不受政策影響的自住客而言,今年反而更有機會買到合理價位的好房子。
在竹科「護國群山」與高科技新貴加持下,新竹房市不斷突破極限,短短3年房價就從3字頭強攻7字頭,其中又以竹北地區表現最為亮眼。當地房產業者一致看好,新竹因核心區域土地愈來愈稀有,伴隨著人口持續成長與就業的加持,新竹房價將朝8字頭邁進。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止,北台灣核定的危老重建案共1,396個,而據住展雜誌統計,自《危老重建條例》上路以來,北台灣共有214個危老案公開銷售,其中160個重建案位於台北市,這當中又有37個建案基地坪數低於100坪,此類「迷你基地」的鳥籠建案比例就有約23%。
解密全台十大富人區,所得最高的區域竟不在台北市,根據財政部於日前公布「109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每戶平均綜合所得前十名行政區全數坐落在新竹縣市與台北市,若以兩地房市交易來看,平均所得高居榜首的竹北市,交易相當熱絡,近一年交易件數達1,603件;平均所得第二名的大安區則是全台房價最高的行政區。
上半年房市在諸多利空因素環繞下,建商紛紛將推案步調放緩,不少建商也坦言疫情讓來客數掉了三成,據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Q2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約為2,001億元,較今年Q1銳減逾千億元,上半年累計推案量約5,09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近500億元,專家預期下半年將會有推案浪潮。
據市調,北台灣今年Q1新建案推案量縮近80億,但房價卻呈現全面上漲的局勢,Q1房價平均年漲幅約12%,新竹單季就大漲11%,房價躍增至每坪30.2萬元,整體房價水準已正式超越桃園,成為北台灣第三貴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