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城中城大火喚起都更意識,內政部今(4)日部務會報通過辦法,明定都更範圍內,若經評估建築物耐震能力未達現行規範的1/3,視為耐震能力不足且有傾倒危害公安疑慮,有助地方政府判定危險建築,加速執行代為拆除程序,同時作為核予原建築容積1.3倍獎勵的依據,加速都市危險建築更新。
老舊社區、危老建築長久以來最難處理的就是「整合」,不僅人多且複誰,台北市政府為促使老舊房屋加速重建,培訓危老重建推師協助社區住戶整合意願、提具重建計畫申請重建,對危險老舊建築物重建工作之推動,北市府自107年起已培訓推動師超過1萬6千名,成立工作站137站,目前已累計27名績優危老推動師為全台北市民服務。
國內疫情趨緩,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逐漸攀升,雙雙為台中房市帶來一道曙光,業者認為,先前房市買氣低迷主要是受到疫情干擾,但從市場資金、需求面來看,房市基本面其實仍相當穩健,只要未來市況好轉、剛性需求出籠,一些自住客指名度高的優質區域,有機會率先感受到報復性買氣。
危老條例公布迄今正好剛屆滿4年,內政部指出,自今(12)日開始,時程容積獎勵調降為6%,但基地規模達600平方公尺者,申請規模獎勵與時程獎勵合計仍可達最高上限10%,以鼓勵有重建需求的民眾,擴大整合基地規模加速重建。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後,限縮建商土建融貸款成數,不少中小型建商轉往舊市區整合危老建築物基地,根據營建署統計,台中市今年第一季受理危老重建激增至30件,不只超越雙北地區,且為今年危老最熱的直轄市。專家則指出,對於中小型建商來說,危老重建開發效益大,除了可節省20%的開發成本,同時也能解決因限貸令導致的自有資金不足問題。
儘管彰化市中心精華商圈一地難求,但仍有建築業者看好當地自主需求,耗時3年半整地規劃,彰化市半甲子來首件危老都更大樓案「坤辰峯華」於本月23日公開,在剛性需求帶動下,銷售以突破4成,已購客多為當地頂級客層,包括:律師、老師、醫師、自營商等。